经济全面发展 未来更加可期
——透过数字看西藏经济发展
今年5月10日,西藏商标品牌发展成果正式发布,西藏自治区有效注册商标达23740件,其中中国驰名商标16件。
数据显示,西藏助推脱贫攻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地理标志商标发展到了94件,遍布全区7个市地,覆盖青稞、牦牛、藏香、氆氇、土豆、茶叶、天麻、松茸等几十种高原特色农畜产品、林下资源产品和西藏特色文化产品。与2013年相比,新增85件,增幅944%,5年增加了9倍多。
商标数量实现飞跃、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的背后是西藏经济的快速发展。
经济结构实现新优化
民主改革以来,西藏经济结构在发展中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调整取得长足进步,实现了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的良性互动。
——产业结构实现重大嬗变。随着西藏经济实力的稳步提高,三大产业发生重大嬗变。2012年以来,第二产业比重略有上升,第一、三产业比重略有下降,到2018年,三次产业比优化为8.8∶42.5∶48.7,实现了第二、三产业共同发力、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
——就业结构发生积极变化。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全区就业结构发生积极变化,劳动力逐渐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2012年以来,西藏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有所下降,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在上升。
——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区城镇化步伐加快。2012年以来,西藏平均每年增加城镇人口6.18万人。城镇人口的持续增长带动了投资和消费需求,为西藏城镇化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空间,也为经济发展、拉动就业提供了持续强劲动力。
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
农林牧渔业实现较快发展。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全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由1951年的1.26亿元,增加到2018年130.25亿元。粮食生产实现历史性突破。西藏和平解放之初,粮食产量仅15.32万吨,改革开放以来,粮食生产得到长足发展,1999年,粮食产量超过90万吨,实现了粮食生产不足转变为供需基本平衡的历史性突破,2015年粮食产量突破了100万吨,到2018年达到104.4万吨,比1959年提高了86.11万吨。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猪牛羊肉产量由1978年的4.71吨,增加到2018年的27.8万吨,增长了5.9倍。奶类总产量由1978年的9.34万吨,增加到2018年的40.87万吨,增长4.4倍。
西藏和平解放初期,西藏工业几乎是空白,通过近70年的发展,工业经济日益壮大。工业增加值从1959年的0.15亿元,到2000年突破10亿元,从此得到了较快发展。2006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1.71亿元,仅用6年就突破了20亿元。2009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3.11亿元,突破30亿元只用了3年时间。2011年实现工业增加值48.22亿元,突破40亿元只用了2年时间。2017年首次突破100亿元,到2018年实现增加值114.51亿元。
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改革开放后,西藏旅游业开始起步发展。通过不断完善旅游基础配套设施,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特别是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旅游业快速发展。2012年突破1000万人次,2015年突破2000万人次,2018年突破3000万人次,达到3368.73万人次,比1982年增长1850倍,年均增长23.2%。目前,旅游业已成为全区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
质量效益显著增强
西藏民主改革60年来,西藏财政实力不断增强,有力地支持了经济发展。西藏民主改革初期,西藏地方财政收入仅为2032.80万元,占全区GDP的11.68%。到2018年,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19.42亿元,比1959年增长1571.3倍,年均增长13.3%,占GDP的比重提高到21.62%。与此同时,地方财政支出从1959年的14786万元,增长到2018年2082.48亿元,增长1407.4倍,年均增速13.1%。
60年来,金融支持能力全面提高。1959年,西藏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02亿元,2018年增加到4928.40亿元,增长4830.8倍,年均增长15.5%。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从1959年的0.14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4555.50亿元,增长32538.3倍,年均增长19.3%。经过60年发展,西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金融体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不断加强。
60年来,西藏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党的各项惠民富民政策全面落实,城乡居民收入实现历史性增长。从居民收入看,2018年西藏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286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797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50元,分别比1965年增加了17145元、33341元和11342元。从1966年至2018年年均增速看,全体居民、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分别为9.5%、9.2%、8.5%。
西藏民主改革后,西藏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商品服务价格固定。改革开放后,西藏逐步放开价格管制,居民消费价格呈现波浪式上涨,总体平稳。在全国通货膨胀较为明显的1980年至1994年期间,西藏物价也处于较高位运行,尤其是1994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达128.3,形成了历史最高点。1996年物价总体回归到正常状态。2012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17.8%,年均涨幅仅为2.5%。到2018年,西藏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1.7,物价保持温和小幅上涨态势。
孙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