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刊平台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72 邮发代号:61-41 总编辑:李晨赵 Email : xnsbshe@126.com
第03版:西南各地
内容详情 2019年12月04日 返回该版首页

构建“双线运行”机制 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构建“双线运行”机制

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内蒙古自治区供销社着力打造新型社企关系见成效

(上接第2版)

系统社有企业提质增效取得新进展。各级联合社加快社有企业公司制改革步伐,促进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为农牧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其中,农资企业向农业综合服务企业转型,将服务链条延伸到农业生产全过程。日用消费品经营企业向线下线上融合发展转型,努力满足城乡居民多样化、多层次消费需求。电商企业与“供销e家”、传统社有企业对接,统筹建设区域性、专业性电子商务平台,共同打造“网上供销合作社”。

区直企业改革红利不断释放。内蒙古自治区供销社率先在区社直属企业实施公司治理方式综合改革,着力解决企业人员能进不能出、干部能上不能下、收入能高不能低和队伍优化的问题。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一批年富力强、干事创业的干部脱颖而出;推进用工制度改革,形成了员工能进能出的用工机制;推进业绩考核和薪酬制度改革,形成了以岗位职责确定基本年薪、以考核结果兑现绩效年薪的企业负责人收入分配机制;推进项目管理制度改革,初步形成了人心思变、人心思进的企业发展局面;推进社企转型升级,农资供应、毛绒、肉类收储加工、粮食收储加工、边销茶经营等流通主业得到巩固,果蔬、冷链仓储物流、设施农业、电商业务得以拓展,直属企业呈现出创新发展的新局面。

新型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正在构建。一是土地(草牧场)托管由点向面推广。为农(牧)服务中心创新服务供给,多种服务模式参与耕、种、管、收、加等农牧业全程社会化服务。二是试点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系统依托地方绿色特色农畜产品优势,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牧户”的产业融合模式,推进龙头企业、合作社与农牧民形成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直接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三是探索推进合作金融服务。降低合作社的融资成本,融资成本较农信社贷款低40%,有效缓解农牧民“贷款难”的问题。 

农村牧区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加快推进。一是传统业务发展稳健,传统四大业务占全系统九成以上。二是新型业务增长迅速,不断推动电商、信贷、便民服务等多功能融合发展。三是系统流通网点遍布全区。全系统拥有连锁经营企业154个、县域配送中心195个、乡村经营服务网络终端12109个,网点基本覆盖全区所有嘎查村,巩固了在农村牧区流通领域的传统优势。

(图片由内蒙古自治区供销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