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三线智慧 推动高质量发展
“三线建设与新中国发展”专家论坛在德阳举行
□本报记者 李鹏飞
昨(17)日,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德阳市委、市政府联合举办的“三线建设与新中国发展”专家论坛在德阳开幕。来自上海、四川、贵州、甘肃、宁夏、陕西、湖北、重庆、广东、福建、安徽等省(市、区)入选论文作者代表,德阳各县(市、区)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德阳市级相关部门、三线建设企业代表、高校代表、学会代表,德阳三线建设老同志代表等百余人参加本次论坛。
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副会长张宏志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开幕式上,德阳市副市长李成金作了《汇聚三线建设智慧 打造装备智造之都》主题发言。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谷安林、中国国史学会三线建设研究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郑有贵、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巡视员、研究员宋毅军等分别作了《三线建设精神与红色文化传承》《三线建设与新中国跨越发展》《李富春与三线建设的历史回顾》专题发言。
据了解,“三线建设与新中国发展”专家论坛是德阳市首次承办的全国性党史论坛。此次论坛以“三线建设与新中国发展”为主题,目的是汇聚三线智慧,推动高质量发展,旨在聆听真知灼见、碰撞思想火花,搭建交流平台、吸取历史智慧。本次论坛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高度契合,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高度契合,与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实施纲要》高度契合,与德阳作为中国三线建设重点地区高度契合,与德阳作为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高度契合,是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学习研究的深化与对话,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民族工业发展范例的深度解读和诠释,是全国、全省“三线建设与新中国发展”研究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和高峰论坛。
德阳市委副书记、市长何礼在致辞中说,本次论坛是一次弘扬三线文化的学术盛会、是一次传承三线精神的思想盛会、是一次展现三线担当的精神盛会。德阳是三线建设重点布局区域,得益于三线建设的强力推动,这座“川西小县”迅速崛起为“川西明珠”。三线建设定格了德阳城市底色,奠定了现代产业的基础。今天的德阳,是一座因三线建设而崛起的工业之城,是一座因三线建设而闻名的开放新城,是一座因三线建设而兴起的文化名城。三线精神是国家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衷心希望大家为保护、研究、弘扬三线精神提供指导,为加快德阳改革发展建设出谋划策;我们热切期盼大家为德阳高端装备发展“把脉问诊”,帮助引荐更多大项目、好项目和高端实用人才,指导我们走出一条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德阳路径”;我们坚信,有各位专家学者的精心指导、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德阳一定会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创造出新的辉煌成就。
据悉,本次论坛汇集了中央党史文献研究室、社科院、军事科学院等方面的研究机构40余家、专家学者80余名,通过交流研讨、现场参观等,深度挖掘三线文化,为新时代改革发展提供丰润的文化滋养。论坛期间,大家参观了德阳在三线建设时期建成的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东方电机有限公司、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本次论坛共收到征文111篇,来自全国党史研究部门的专家、三线建设亲历者、学术研究机构学者、高校师生130人参加征文,选题涉及三线建设历史、三线建设文化传承、三线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党和国家领导人与三线建设等多个领域。经专家评审,评选出60余篇论文入选《“三线建设与新中国”专家论坛文集》,其中一等奖1篇、二等奖3篇、三等奖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