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刊平台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72 邮发代号:61-41 总编辑:李晨赵 Email : xnsbshe@126.com
第06版:市场
内容详情 2019年12月24日 返回该版首页

年轻人拥有开放理性的消费观

数据显示,九成90后表示不会买不需要的东西

年轻人拥有开放理性的消费观

日前,国内首份呈现中国年轻人消费信贷现状的报告——《中国消费年轻人负债状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报告》显示,42.1%的年轻人只使用消费类信贷并且在当月还清,多数年轻人会在免息内结清信用卡,把信贷产品当作“省钱”的支付工具使用。专家称,这届年轻人在“精致穷”的外表下,其实是“精算计”。

合理安排未来资金

是一种精明的消费方式

“我觉得消费信贷让生活越来越方便,而且很多消费信贷并不需要用户承担成本,不仅没有增加债务负担,反而带给用户很多实惠。”除了信用卡,有免息设置的“花呗”“打白条”等金融产品已经是90后王潇日常购物的基本支付方式。

《报告》称,虽然金融市场上充斥着各式各样的消费信贷产品,但是很多人获得的是消费信贷的授信,授信不一定会成为负债,而合理的负债对于年轻人来讲也不是坏事。调查表明:一线城市、偏高收入、本科以上、有海外经历的年轻人会更多地产生实质性负债,这会刺激年轻人更加拼命工作,提高赚钱欲望。

虽然信贷产品渗透率高,但以90后为代表的年轻人,远比外界想象的要理性、聪明。同时,负债也不能说明年轻人生活拮据,合理的负债不仅不会加重年轻人的负担,还会帮助年轻人理财。

一份关于95后消费分期用户成长性的调查报告指出,通过分期支付,消费者可以把自己的部分未来收入变成今天可以花的钱。合理安排未来资金,被年轻人认为是一种精明的消费方式。

花钱买的不只是商品

更是一种自我表达的方式

“每次看到社交媒体晒出高大上的旅行照,下面还配有诗情画意的感悟,就忍不住在心里种草,想要辞职环游世界。”纠结了3年之后,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就职的张阔终于在年底前辞职了。“我不是富二代,这次旅行会花光我这几年的积蓄。但我想在三十岁到来之前,送给自己一次诗和远方。积蓄力量,回来后,重新找工作,满血再出发。”

采访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表示,他们更加注重自我实现和内心感受,更愿意花钱去满足精神层面的需求,也有更多的新生代喜欢去探索更为丰富的精神世界。

“物品选独特的,生活要个性的,别人的目光是无所谓的”,有报告这样评价年轻人的新消费观。其特征是爱尝鲜,对小众产品、新品类、新概念有着极大的好奇心,以此作为自己探索世界的方式和态度。

中国新经济研究院联合支付宝发布的《90后攒钱报告》提到了很多被人忽略的真相:90%的90后用花呗是为了省钱,只有10%是为了提前消费;90%的90后表示自己会理智消费,不会买不需要的东西。

年轻一代正在用消费特定产品与服务的形式,彰显自己的处世哲学,构建属于自己的精神领域,表达他们所认同的观念、态度、品位与格调。 

爱花钱的表象下

大多拥有开放理性的消费观

“我父母总说我乱花钱,可我觉得在自己经济能力范围内,如果购买某种商品和服务能够给自己带来快乐和满足,那么就是必需型的消费,根本不属于挥霍。”在创业公司做销售的柳然经常因为对“必需”和“挥霍”的定义不同和父母争论。

事实上,为了能拥有更强的消费能力,90后是最懂得人生需要努力拼搏的一代人。与70后80后一心向往“铁饭碗”不同,很多90后做起了“斜杠青年”。

多重职业意味着会有多重收入,恰是因为保持着对自己未来赚钱能力的信心,让他们习惯于适度提前消费,并不惧于身上的还款压力。

数据表明,99%的90后凭信用消费后会按时还款,这个数字高于平均值。显然,除去极少数的个例外,这届年轻人在爱花钱的表象下,大多拥有着既开放但又理性的消费观。

业内人士认为,年轻人学习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将促进个人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应该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其次应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尹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