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购”扎堆重庆 谁先“跨”出第一步?
最近,重庆的跨境电商领域很是热闹,半月内就有3个跨境电商领域平台亮相。重庆现有“跨境购”平台生存状况如何?未来竞争又将何去何从?对此,记者展开调查采访。
新鲜血液入局
半月添3个“跨境购”平台
这段时间,重庆满集网CEO方明权在忙着和各跨境购物商家打交道。因为就在一周前,满集网正式加入了“全球购”阵营,他要让旗下商品品类更加丰富。
“全球购成为趋势。”方明权介绍,通过自营加入驻的方式,整合优质商家资源,可实现服饰箱包、腕表眼镜等上万件商品全球直采,平台已经入驻100多家跨境购相关企业。
另一家新秀企业,重庆商巢实业有限公司则瞄准了区县市场。上月底,其在垫江工业园区打造了1500平方米的跨境电商中心,这也是垫江首家跨境电商中心。
重庆商巢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雷勇胜说,10月份,该跨境电商中心的产品将全面实现线上交易下单,并且线上所有产品,同城内当日就能配送到消费者手中。
在本地企业纷纷加入“战团”时,外来企业也在加速入渝抢商机。
8月11日,国内知名跨境营运企业、社交零售经营平台洋葱OMALL也宣布正式进入重庆市场。洋葱OMALL跨境云运营中心总经理邓立杰向记者介绍,洋葱OMALL在重庆布局主要有三个方向:一是在重庆建立体验馆。二是在重庆落地洋葱OMALL的营销公司。三是在重庆的知名商圈布局零售店铺。
此外,还有众多跨境电商企业瞄准重庆市场。例如,今年9月底,全国首家京东全球购线下体验店将在重庆渝北区财富购物中心落地。
企业集群协同发展
年网购保税进口额达22.6亿元
“企业涌入和加快扩张步伐,无疑是看中重庆跨境电商市场前景。”方明权一语道出企业布局的动力。
2012年12月,重庆成为国内第一批跨境电子商务的试点城市之一。2016年1月,重庆又获批设立跨境电子综合试验区。政策利好叠加,加上重庆水、陆、空综合物流等优势带动,近年来,重庆跨境电商发展迅猛。
据重庆海关统计,2017年,重庆跨境电商订单量达1500万单,进出口贸易值达3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3%、60%,其中订单量位居全国第六。
今年上半年跨境电商快速增长势头不减。据重庆市商务委跨境电商办公室数据,上半年,重庆市网购保税进口1050万票,实现交易额22.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9和81个百分点。
快速增长的势头,让不少企业尝到“甜头”。
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交易同样火爆,以今年上半年为例,实现跨境电商交易额13.12亿元,同比增长约97%。
巨大的市场前景,吸引不少跨境电商企业前来“扎根”。
据重庆海关数据,截至2017年末,重庆在营跨境电商企业总计有102家。组成了以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和重庆西永综合保税区为主要聚集地,重庆铁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和重庆南彭公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为新兴发展地的跨境电商产业格局,基本形成了企业集群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
竞争新风向
不仅要好货还需渠道通路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市场竞争也在加大,重庆的跨境电商势必面临新一轮新的厮杀,未来的跨境电商又将朝哪个方向发展?
在邓立杰看来,消费者之所以热衷购买海外商品,原因无外乎是价格、品质及功能。随着行业发展成熟,未来的跨境电商比拼的是产品、价格、服务体验。正品产品、优惠的价格,加上优质的服务,才能让跨境电商企业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渝欧股份总经理李义树则表示,今年算得上是跨境电商规范发展元年,与刚起步时的竞争格局不一样,未来行业竞争“命门”将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上游资源,二是渠道通路。
“简单来说就是要有正宗货品货源,有了好货之后,还要销售得出去。”李义树介绍,从跨境电商的角度讲,比拼供应链,一定是往上游走,而不仅仅是停留在海外的扫货或者集货,以及不明来路的商品采集,必须对应到品牌商甚至是工厂,建立起强大的品牌链。
“有了品牌链和渠道,还要比拼物流链条以及资金链。”李义树说,拥有强大的资金链,才能撬动整个供应链,以及加强仓配物流等配套。
孙琼英 岳尹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