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刊平台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72 邮发代号:61-41 总编辑:李晨赵 Email : xnsbshe@126.com
第06版:扶贫前沿
内容详情 2018年08月29日 返回该版首页

“小葡萄”成就“大扶贫” 贵州岑巩大力发展葡萄种植助农增收


“小葡萄”成就“大扶贫”

贵州岑巩大力发展葡萄种植助农增收


“幸好发展葡萄产业,市场上每公斤卖到12元,让我发了‘葡萄财’。”近日,贵州省岑巩县思旸镇岑丰村半坡组的杨启宇高兴地说,五年前他试验种植紫秋、巨峰等6个葡萄品种30亩,今年葡萄长势良好,预计创收12万元以上。

    为让家家有增收项目、户户有脱贫门路,近年来,岑丰村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从湖南引进多个葡萄品种,发展葡萄订单种植450亩,今年部分葡萄已挂果,将带动贫困户30余户110余人实现增收。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岑巩县采取政府引导、项目扶持、企业带动等形式,全力实施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围绕全面推进“绿水青山工程”,发展绿色经济,把精品水果产业扶贫作为根本,并结合市场、气候等产业发展实际,大力发展葡萄种植,加大培训力度,组织农村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指导,不断提高群众葡萄种植技能,同时,积极与贵州青酒集团签订供销“订单”,实现“抱团”发展,让农户吃“定心丸”,如今葡萄种植在全县扶贫产业发展中得到快速增长。

    譬如,大有镇腊恰畈村采取“党支部+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引进睿亿丰农业发展公司大力发展生态葡萄产业,开展水果采摘、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等于一体农文旅发展,目前引进夏黑、摩尔多瓦、金手子等葡萄品种种植500亩,今年已有300余亩盛产,可创产值600万元以上,覆盖全村贫困户114户、220人。

    “真感谢葡萄产业,我每年至少有8万元的收入,让我摆脱了脱困。”走进水尾镇大树林村贫困户胡和平的20余亩葡萄基地,看着葡萄架上挂满了深紫色沉甸甸的一串串小葡萄,他喜上眉梢,逢人就说是葡萄产业让他实现减贫摘帽,胡和平仅是全县依靠民族项目资金发展葡萄产业实现脱贫的受益农户之一。在近几年的脱贫攻坚中,岑巩县民宗局整合项目,投入民族项目资金100余万元,在水尾镇大树林、羊桥乡杨柳等民族贫困村发展葡萄种植近500亩,如今已陆续挂果,让近60户贫困农户实现稳定增收。

    种植“小葡萄”,成就“大扶贫”。目前,岑巩县在思旸、大有、龙田等乡镇种植葡萄面积4000余亩,有2000余亩进入盛果期,预计创收1500万元以上,将惠及1200余农户,“小葡萄”已逐渐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稳定产业。

通讯员 张能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