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刊平台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72 邮发代号:61-41 总编辑:李晨赵 Email : xnsbshe@126.com
第03版:四川新闻
内容详情 2018年10月10日 返回该版首页

弘扬工匠精神 托举“蓝领”梦想

弘扬工匠精神 托举“蓝领”梦想

——成都市新都区总工会多措并举培育壮大工匠型产业人才队伍纪实


迈入新时代,主动新作为,谱写新篇章。新都区总工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成都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新都区委十四届六次全会精神,多线并进,多措并举,创新机制和环境,大力培育和壮大具有新都特色的“香城工匠”型产业人才队伍,为新都产业布局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技术人才支撑,为新都建设现代化国际范成北新中心城区做出了贡献,谱写出新时代工会工作的崭新篇章。


培育“工匠”

创新“工匠”成长的体制机制

新都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将技能人才发展规划纳入轨道交通航空装备发展规划体系,适时出台《新都区轨道交通航空装备产业技能人才培育实施办法》,营造出技能型人才脱颖而出的政策环境。

新都区以 “大人才”理念引领技能人才开发工作,树立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同等重要的观念,转变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重学历文凭、轻职业技能”的偏见。成立“技能人才工作委员会”,建立技能人才培育工作责任制,并把工作落实情况纳入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为技能型人才脱颖而出夯实了制度保障。

新都区进一步完善技能人才培养开发机制、优化技能人才发展评价机制、建立技能人才技术水平考评机制、改进技能人才流动配置机制等举措,让“工匠”在新都倍感有干事创业的大舞台,既有良好的成长成才环境,又有实现自我价值的现实路径。

如今,以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创新引领人才培育模式、以中车成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精益技能人才培育模式、以中国航发成都发动机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专家带动型人才培育模式、以华润雪花啤酒(四川)有限责任公司为代表的平台式培育模式,让一批又一批技能型人才在实践中快速成长,成为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提升“工匠”

构建“工匠”终身学习体系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不仅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的技能,而且还有严谨、细致、专注、负责的工作态度和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以及对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

新都区总工会创新服务思路和举措,做好规划和设计,着力发挥企业在技能人才培育中的主体作用。一是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建立终身学习体系。引导帮助职工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为技能人才制定技能提升安排,并为其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不断提高技能人才的技术水平,为企业发展提供并留住优秀人才。同时,增强技能人才教育培训力度,确保技能人才培训投入不低于职工培训经费总额的30%。二是推动校企合作,建立技能人才操作训练基地。鼓励企业加强与中职学校、高职院校的合作。积极吸纳中等职业学校顶岗实习和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让其提前感受企业氛围,吸引更多毕业生前来应聘,施展才华。另外,企业也通过合作办学等方式加强与社会培训机构的合作。 

真正的“工匠”,必须不断学习,在学习理论时深入实践,在实际工作中深悟理论,必须带着问题学,带着目标学,联系实际学,让学习成为终身的习惯,让学习成为“工匠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激励“工匠”

完善“工匠”多元化薪酬体系

新都区出台了《关于深化“香城人才工程”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成都市新都区高技能人才引育工程实施办法》,站高谋远地推进人才(高技能人才)各项工作,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在成都市区(市)县中率先设立“工匠基金”,用于“香城工匠”表彰奖励和为“香城工匠”提供技能培训、技能竞赛、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支持与服务,在激励“工匠”中首开先河,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2018年,新都区评选出以轨道交通、航空、生物医药、现代商贸物流为主的首届“香城工匠”20名,为技能型人才树立了新的标兵。

新都区总工会与区委组织部、区人社局联合开展的全区性职工技能大赛,重点聚焦轨道交通、航空、商贸物流、医药食品等重点产业和家具制造等传统产业需求,每年推出5-8个重要工种开展技术比武和技能大赛,培育和选拔高、精、尖技能型人才。近三年来,举办各类技能大赛65场次,参与职工达8千余人;组织参加市级多种职工技能大赛,先后获得一等奖2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2个,2017年组织辖区职工参加市级一类职工大赛(汽车维修工、汽车装调工)比赛,两个工种均获团体第一名,成都百万职工技能大赛汽车维修工技能挑战赛“精典杯”总决赛获个人第一名。广泛开展各类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企业参与面达80%,职工参与面达82%。

如果说政策激励和技能竞赛让“香城工匠”脱颖而出的话,那么,生活关心和薪酬激励就是“香城工匠”发光发热的不竭力量。新都区制定和完善引进技能人才的各项政策,简化人才引进程序、完善住房、配偶安置、子女入学和就业等配套措施,让技能型人才在新都工作安心、生活舒心。

构建多元化的薪酬体系。新都区在薪酬分配上,向技能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级技术工人倾斜,根据评聘分开的原则兑现工资,激励技能人才成长,对特别优秀的技能人才采用协议工资制或发放津补贴,切实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

宣传“工匠”

助力新都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大力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充分发挥工匠的引领带动作用,新都区总工会联合区委组织部、区人社局开展了新都区首届“香城工匠”评选命名活动,通过层层甄选推荐和严格评选,张广川、左治建、朱仲强等20名同志被授予新都区首届“香城工匠”称号,在“奋进新时代、礼赞劳动美”五一总结颁奖典礼上进行颁证授牌,并给予每人一次性奖励1万元,掀起了宣传“工匠”、学习“工匠”的热潮。

与此同时,新都区总工会同相关部门和单位,通过报纸、电视、网络、微信、视频广告等多种形式,宣传“香城工匠”精神和先进事迹,增强“香城工匠”的社会美誉度和影响力。其次,新都区总工会将“香城工匠”作为新都区高技能人才的品牌形象,叫响做实“香城工匠”品牌,弘扬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文化,培育一批创造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香城工匠”,培育壮大一支以工匠为龙头的轨道交通航空装备产业“蓝领”人才队伍,以抢占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工人队伍的制高点。

新都区将建立“香城工匠”选树长效机制,由区政府主导、工会牵头、各有关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建立“香城工匠”的组织推进机构,对工匠的培养与选树进行统一的领导和管理,进一步规范工作内容、推进其健康持续发展,形成常态性的工作,真正做到把“香城工匠”培育提高到人才的战略高度,助推新都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立维


结语

迈入新时代,新都区总工会始终牢牢把握团结、引领、服务职工群众这条主线,汇职工之智、聚职工之力、谋职工之利,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增添工作举措,务求工作实效。在培育壮大工匠型技能人才队伍中,新都区总工会敢为人先,主动作为,取得了可喜成绩,不仅为新时代工会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助推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