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刊平台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72 邮发代号:61-41 总编辑:李晨赵 Email : xnsbshe@126.com
第01版:要闻
内容详情 2018年10月16日 返回该版首页

四川首次发布创新指数和企业专利创新百强榜 成都创新总指数独领第一梯队

四川首次发布创新指数和企业专利创新百强榜

成都创新总指数独领第一梯队


本报讯(记者 赵蝶)昨日,记者从四川省知识产权局宣传教育处获悉,为了综合测评四川创新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了解全省各市(州)创新发展的成效和态势,总结优势和经验,找出不足与短板,找准下一步的突破方向和工作重点;同时,为运用知识产权制度提高企业创新发展能力,助力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四川省知识产权局的指导和支持下,日前,《四川创新指数2018》报告和《四川省企业专利创新百强榜》首次发布。

《四川创新指数2018》依据全省2014年至2016年连续三年的统计监测数据,按照数据可得、指标可比、体系结构科学合理、符合地方实际突出四川特色、静态和动态评价相结合等五大基本原则,从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三个维度进行了评价分析。 《四川创新指数2018》显示,四川各市(州)创新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呈现4个梯队,成都创新总指数大幅领先其他市(州),独领第一梯队;攀枝花、绵阳两市创新总指数稳居第二梯队,基本形成“成都平原经济区成都创新高地一枝独秀,绵阳、德阳两市有力支撑;攀西经济区攀枝花表现突出;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和川南经济区紧随其后;川东北经济区相对落后”的地域格局。《四川创新指数2018》分析表明:从创新环境看,四川各市(州)创新环境指数普遍呈上升趋势,创新环境持续改善。成都、攀枝花、德阳等市创新环境指数排名居前三位。从创新投入看,各市(州)创新投入普遍不足。2016年,成都、绵阳、德阳、攀枝花、宜宾、自贡、雅安7个市创新投入指数得分高于平均值,依次占据前7位。从创新产出看,各市(州)创新产出参差不齐、成效不稳定,近3年除成都、资阳、攀枝花居前3位以外,其余市(州)创新产出指数及排名波动较大,表明创新驱动尚未成熟,创新发展处于成长阶段。《四川创新指数2018》建议:四川创新发展应优化创新环境,着力平衡区域发展差异;加大科技投入,着力提升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突出市(州)特色,着力提升创新产出成效。

《四川省企业专利创新百强榜》以企业专利创新为视角,从企业专利的数量规模、质量水平、结构布局和转化效益四个维度综合评价四川省企业专利创新能力,探究四川省产业布局和经济特色。该榜单是四川省首次针对企业进行专利创新评价,期望透过综合排名和重点指标来呈现四川企业的创新实力,为全省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点发展5+1万亿级支柱产业提供有益参考。《四川省企业专利创新百强榜》显示:从区域分布上看,上榜企业分布高度集中,成都平原经济区占据绝对多数。从类型分布上看,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上榜数量基本持平,民营企业略微占优。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上看,上榜企业散布于31大行业类别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与专用设备制造业相比其他行业具有明显优势。从“五大万亿级产业”分布上看,有85家上榜企业主营业务涉及五大万亿级产业领域,集中度较高。从传统优势产业创新能力分析,有73家上榜企业在四川七大优势产业分布,其中,电子信息与装备制造业领域企业占据半壁江山,创新优势明显。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分析,有66家上榜企业在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布,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23家,优势明显,其他产业分布较为均衡,创新实力存在差距同时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四川省企业专利创新百强榜》还选取了发明专利授权量、有效实用新型量以及被引专利量三个指标,评定了单榜十强;并对四川企业专利海外布局情况进行了分析。《四川省企业专利创新百强榜》建议:要加快推动政策落地,实现四川创新发展新格局;要平衡区域发展步伐,因地制宜推动创新发展战略实施,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要围绕“5+1”万亿级产业深耕发力,巩固专利创新传统优势,布局军民融合发展新领域,全面优化产业知识产权布局;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对内打造利于创新发展的营商环境,对外引导企业积极应对国际贸易风险,为企业适应“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奠定基础;要加强知识产权宣传力度,强化企业创新主导地位,构建创新创造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