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刊平台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72 邮发代号:61-41 总编辑:李晨赵 Email : xnsbshe@126.com
第06版:扶贫前沿
内容详情 2018年10月17日 返回该版首页

组团式援藏工作 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组团式援藏工作

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1994年7月,中央召开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明确提出“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对口支援方针,对口援藏大幕正式拉开。

通过对口援藏,西藏社会各方面活力愈现,面貌变化翻天覆地。自首批援藏干部进藏的20多年来,全国援藏干部累计8批、共计7672名进藏工作。

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后,教育组团式援藏和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先后启动。

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一批又一批援藏干部扎根雪域高原,和藏族同胞们一同生活、一同工作,带来了最新的发展理念和现代化管理经验、技术、智慧以及生活方式,在“扶志”“扶智”中,为西藏各族人民排忧解难,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中央关怀,全国支援

对口援藏是由“中央关心,全国支援”的援藏制度演进而来,对西藏实行对口支援最早开始于1973年,由八省市对口支援西藏卫生事业;1976年到1979年,先后又在教育、农机、干部援藏上实行对口支援。随后,对口支援西藏逐渐成为常态。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策模式和区域协调发展手段,开创了援藏工作稳健发展的新思路。

改革开放后,援藏主体以中央援助为主,其他地方省市为辅,援藏项目主要以面为覆盖。

在1994年召开的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做出的援藏决策中,由全国14个省市对口支援西藏7个地市44个县;

2001年召开的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将援藏期限延长10年,并增加了部分国有企业参加援藏工作,将其余的29个县和双湖特别行政区全部纳入对口支援范围;

2010年召开的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又将援藏期限延长10年至2020年,并建立援藏资金稳定增长机制,确保2020年西藏与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小康的社会目标。

20多年来,对口援藏逐步形成了以干部援藏为核心,项目援藏为载体,辅之科技援藏、人才与教育援藏,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援藏格局。援藏方式迭代更新,见证了规模化、体系化、成熟化的支援工作的高成效。教育组团式援藏和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就是在总结以往援藏经验的基础上出台的。

随着援藏人才层次更高,智力援藏也提高了西藏的人才素质。“请进来授课”“派出去培训”“结合援藏岗位带徒弟”等方式发挥了“传帮带”的智力加强版效果。春风化雨,润物生长。“授之以渔”的造血式援藏成效,深深展现在西藏人民欢乐幸福的笑脸上。

没有健康,就没小康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非常关心西藏各族人民的身心健康。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要加快摘掉西藏缺医少药的“帽子”。

根据中央指示精神,中组部在深刻把握西藏工作的阶段性特征、认真总结医疗卫生援藏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展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的重大创新思路,强调将其作为“组织部长工程”一抓到底。

2015年6月,由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对口支援自治区人民医院,北京、上海、安徽、广东、重庆、辽宁、陕西7个省市分别对口支援拉萨、日喀则、山南、林芝、昌都、那曲、阿里7个市地人民医院,2015年8月中旬第一批143名组团式援藏医疗人才分赴“1+7”医院开展工作。

三年来,培养本地医疗骨干620名,“1+7”医院引进医务人员1121人,超过了组团式援藏前20年引进人才总和。

三年来,新建重症监护室、介入治疗室等科室41个,打造心血管内科、妇产科、儿科等符合西藏需求、具有高原特色的拳头科室85个,初步形成了覆盖诊疗、救治以及病理、检验、影像等较为完备的科室体系。

三年来,开展三四级手术12000多台,危急重症病人抢救成功率达90.88%、比2014年提高21.52%,开展包虫病免费救治手术近3000例,门诊量、住院量、手术量分别比2014年增长了17.34%、62.59%、62.59%,患者满意度由2014年的89%提高到97.15%。

三年来,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三大重要指标,比2014年分别下降了6.43‰、6.86/10万,升高了8.47%;332种“大病”不出自治区、1914种“中病”不出市地就能治疗,一些常见的“小病”不出县区就能得到及时治疗。

一项又一项医学空白被填补,一个又一个医疗记录被开创,一个又一个“生命禁区”的健康奇迹被创造。通过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的深入实施,解决了许多西藏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西藏几代人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各族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了内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改变面貌,要靠教育

2015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改变藏区面貌,根本要靠教育。”当年12月,组团式教育援藏正式启动。2016年秋季新学期伊始,来自北京、上海、山东等17个省市的800名专任教师和管理人员进藏,在西藏20所中小学扎下了根。

“随着我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往‘分散式’的教育人才援藏模式不足以从根本上扭转我区教育落后局面,组团式教育援藏,开启了我区教育援藏工作的新篇章。”西藏自治区教育厅负责人介绍说,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工作,着重解决的是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同时建立西藏自治区受援学校与内地学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常态化机制,从而辐射带动西藏自治区县、乡中小学校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补上西藏自治区教育短板,全面提升西藏自治区双语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为充分借鉴和有效吸收湖南基础教育办学经验,全面解决山南三高顶层设计、师资力量、教研教改等方面的难题,湖南援藏队伍在湖南省教育厅、西藏自治区教育厅的支持下,于2016年10月首创“联校模式”,以资源共享为核心,以“互联网+教育”为支撑,以“联校班”为龙头,充分利用湖南省优质教育资源,办出了一所优质特色学校。2016年10月,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山南联校正式挂牌。

在拉萨,北京市政府投资2.2亿元建成了拉萨北京实验中学;江苏省政府投资2.63亿元建成了拉萨江苏实验中学;拉萨实验小学则由教育部直属高校附属小学对口援助,12名教师分别来自北大附小、清华附小等10余所部属高校附属小学。

“先进的办学与管理经验的输入,软硬件条件的显著提升,使拉萨3所受援学校成为自治区基础教育的翘楚。”西藏自治区教育厅负责人说。

在此基础上,教育组团式援藏,还启动“百校手拉手”活动,建立援藏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实施青年教师培养“青蓝工程”;推进“联校模式”,探索出一条条组团式教育援藏的新路子。

孙开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