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带社建 擘画乡村振兴蓝图
四川省遂宁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周鸿对遂宁市供销社系统在
综合改革中探索出的“党建带社建,共建新乡村”模式给予充分肯定
□本报记者 李国华 文/图
初冬的暖阳照射在遂宁大地,站在遂宁市蓬溪县拱市村的观景平台上,整个村庄的面貌尽收眼底,耀目的千叶佛莲和漂亮的房屋特别醒目,新建的冷链物流项目刚刚完工。“我们在拱市供销合作社的带领下,成为了合作社的社员,收入有了保障,致富也有了希望。”拱市村村民对今后的生活信心满满。
近年来,遂宁全市供销系统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全会精神,坚持以党建引领深化综合改革,系统综合业绩考核连续三年获全省一等奖。今年前三季度,供销系统销售额突破70亿元,利润突破5000万元,供销社复兴步伐铿锵有力。
2018年11月2日,川东北片区新型基层社建设现场会暨助推农村经济发展座谈会在遂宁召开,四川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党组成员、主持工作的副主任杨武秀出席会议,她指出:“遂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供销社改革发展,相关部门和乡镇党委政府积极参与主动作为,遂宁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勇于创新、大胆改革,双线运行体制机制基本构建,助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形式多样,特别是新型基层社建设不但取得了自身发展可持续、帮助农民增收致富有保障、增加农村集体经济收入有来源的可喜成绩,而且探索出了党建带社建、共建新乡村和三联三建乡村振兴机制模式。”
“全市供销系统坚持以党建带领供销社、基层社、社有企业建设,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特别是在工作中探索出的‘党建带社建,共建新乡村’‘三联三建’‘四个建’‘四个主体建’等基层建设经验都值得深入推广。”遂宁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周鸿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
发挥党建优势
促进新型基层社持续发展
“合作社把农活都干完,我们可放心当‘甩手掌柜’了。”在遂宁市船山区,一位农民对记者说,他是一个留守老人,儿子一家都外出打工,以前还担心家里的农田没有劳动力来耕种,现在有了供销社组织的农民专合社,他放心的交给他们打理了。
在合作社内,记者看到,各种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齐全,庄稼医生全部持证上岗,为农服务的农业机械一字排开,农民在这里可以享受到从耕种到统防统治、再到收割、销售等全链条服务,为农服务的品质不断提高。
党建带社建,推行龙头带动、基地联农户等生产经营模式,助农增收,闯出了一条产业兴、百姓富、合作社增效的新天地。
周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党的十九报告指出,“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对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遂宁市委、市政府和各区(县)委、政府都高度重视,市县区相关部门和乡镇党委政府都积极参与这项改革,全市供销社系统群策群力、上下联动、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所以这项改革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也形成了一些党建工作的品牌和亮点。“党建带社建,共建新乡村”和“三联三建”乡村振兴机制模式,就是两个富有成效的经验。
他表示,“党建带社建,共建新乡村”这个经验,首先是充分发挥了党建资源在供销合作社改革中的作用,党建资源在供销社基层组织建设中的优势和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党的组织优势,包括各级党组织对新型基层供销社建设的领导、组织和参与;第二是党的干部优势,包括各级各部门的党员和干部,也包括村(社区)的党员和干部,他们的参与成为了推动新型基层供销社建设的重要力量;第三是党的人才优势,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养殖业大户、农业经纪人等各级各类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同时,还包括返乡创业人员、大学生村官和有志从事现代农业发展的人员,他们成为了新型基层供销社建得起来、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党建带社建、社建促党建,创新载体,完善机制,拓展领域,强基固本,遂宁市供销社系统在深化综合改革中,在市委组织部的指导下,通过“党建带社建,共建新乡村”,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和人才优势、基层供销社的经营服务优势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市场主体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实现了多赢,也开创出党建、社建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
创新党建工作
推动党组织在基层社全覆盖
在蓬溪县拱市村电商中心内,川字号、云背篓、供销e家等元素十分显眼,店内的农特产品也是琳琅满目,产品通过网络远销全国各地。“我们村在蒋书记的带领下,成立了新型基层社,不仅土地效益得到了最大的释放,还积极推进农旅融合,让集体经济得到了发展,村民也增收致富了。”村民们谈到现在的基层供销社就深有感触。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基层社由谁来领办是决定基层社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蓬溪县在示范社建设中,重点选好新型基层供销社领办人,要求领办人要具备“三有三会”:有理念、有实力、有激情,会经营、会管理、会干事,形成了不同的办社模式。常乐拱市供销合作社依托拱市联村党委书记、党的十九大代表蒋乙嘉设立,并由蒋乙嘉带领基层社积极开展“党建带社建,共建新乡村”,通过组织联结、业务联结、资金联结、资产联结、劳力联结等方式,建立基层社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企业、农村集体等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谱写了发展合作经济、促进产业融合、实施乡村振兴、壮大集体经济、助农增收致富的新篇章。(下转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