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刊平台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72 邮发代号:61-41 总编辑:李晨赵 Email : xnsbshe@126.com
第02版:合作经济
内容详情 2018年11月20日 返回该版首页

综合改革促活力 服务惠农助共赢 四川省雅安市供销社深化综合改革纪实

综合改革促活力 服务惠农助共赢

四川省雅安市供销社深化综合改革纪实

素有“川西咽喉”“西藏门户”“民族走廊”之称的雅安,近年来抓住“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重建重大机遇,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为统领,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积极探索农村改革,大幅增加农业投入。如今,供销人正在这片土地上演绎新的传奇。

全系统社有企业37家,其中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8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0家,业务范围涵盖农产品精加工、物流配送、市场建设、房地产开发等;

建有各类经营网点4322个,乡镇、村覆盖率达100%;庄稼医院792个,农村综合服务社(中心)1029个,专业合作社244个,专业合作社联合社6个;

2017年全市供销系统经营服务总额达110亿元,商品销售总额达53亿元,市场交易额达20亿元,实现利润达2亿元;

2016年,汉源县供销社作为四川省唯一一个县级社入选2015年度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百强县级社,排名48位;

近五年连续被四川省供销社评为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综合业绩考核一等奖(2017年度名列全省第2名)。

——这是四川省雅安市供销合作社向社会交出的答卷。

坚持为农服务宗旨,创新工作机制,雅安市供销社以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为重点,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大胆尝试,合力推进,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农民增收致富中的重要作用,实现了供销社各项工作的稳步推进,谱写出综合改革的精彩篇章。

党政主导 合力推进 主动作为 综合改革出实效

雅安市委、市政府将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列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内容。市委主要领导多次开会研究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工作,并深入基层调研指导具体改革行动;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推动,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推动改革任务在雅安落地落实。同时,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政府网站、微博、微信等渠道,大力宣传改革有关文件精神,引导全社会了解、关心和支持供销合作社工作,为推进综合改革营造良好氛围。从2016年12月14日雅安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后,全市8个县(区)党委政府也陆续出台改革文件,市本级和4个县(区)还设立供销改革专项资金。

《实施意见》下发后,雅安市委、市政府多次召集发改、财政、农工委、编办、供销等有关部门研究,及时分解任务,明确工作重点、落实工作责任。各责任部门积极协调配合,市财政设立100万元改革专项资金,同时参照省财政做法,印发了《雅安市市级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及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会同市编办积极协调供销社理事会、监事会设置事项,经市委常委会审议同意市供销社设立监事会主任,并明确为正县级,8个县(区)供销社监事会均已批准设立,并明确为正科级,现在市和8个县(区)监事会主任已全部配备到位;市供销集团公司组建方案已经市政府常务会批准同意,现已完成了供销集团公司及其5个子公司的注册并挂牌经营。

同时,雅安全市供销系统主动作为,市供销社牵头的重大改革试点共5项,其中,省级部署改革试点3项,市级部署改革试点2项。针对改革试点任务,市供销社分别制定了工作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内容,确保了改革试点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恢复完善 健全体系 双线运行 “三推三建”振兴乡村

联合社机关承担着管理和指导社有企业发展和做好为农服务的职责,社有企业作为为农服务的主体,是供销合作社经营服务的重要支撑,两者相辅相成。雅安市供销社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市委四届三次全会明确的“1485”总体发展思路,主动作为,凝心聚力,锐意改革,经济实力实现新跨越,行业形象得到新提升,为农服务取得新成绩,供销合作事业迈上了新台阶,走在了全省前茅、全国前列,创新创造出了具有四川特色、雅安特点、供销特征的构建体系、推动发展的“三建三推”改革经验。四川省供销社发文要求作为“改革典型经验复制推广”,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王侠主任多次肯定并要求在全国复制推广雅安市在这方面的大胆探索,创新运行机制,探索双线运行模式。

恢复完善“三会”制度。市供销社和8个县(区)供销社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系支持下,设立了监事会,监事会主任也已全部配备到位;今年3月15日至16日,市供销合作社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监事会班子,审议通过了理、监事会报告和市社《章程》。截止目前,全市8个县(区)也已召开供销社社员代表大会。

全市供销社系统围绕创新运行机制、密切层级联系、理顺社企关系等重点内容,强化联合社的行业指导作用,提升服务“三农”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健全了供销社行业指导体系。恢复发展基层社,积极开展土地托管,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行业协会服务能力得到提升。到目前为止,全系统建有各类经营网点4322个,庄稼医院792个,农村综合服务社(中心)1029个,专业合作社244个,社有企业37家。其中,名山区解放乡中心供销社成立了“六部三中心”,设立了农资服务销售网点、购物超市等,成为服务解放乡周边乡镇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综合服务平台。依托供销系统内农资企业和基层社,积极开展以土地托管为主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现全市托管服务面积达到21.2万余亩。2018年,市社与名山区社合资组建了富博农业服务公司,采取土地托管方式,为农民提供配方施肥、农机作业、统防统治等系列服务,现已托管名山区茶园合计约2万亩,实施的无人机飞防业务已获得广大茶农的肯定和认可。全市供销系统现建有“熊猫公社”“阳光汉源”“土特宝”“四海乡亲”等多个区域电子商务平台;同时,2018年5月15日,雅安供销系统与雅安邮政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充分发挥双方各自在营销渠道、物流配送、金融服务和农村电商等方面的优势,开展深度融合。其中,“熊猫公社”上接全国“供销e家”,下联各县(区)供销社,完成85家种、养殖专合社的数据采集,录入产品1600余款,建成“四众帮扶”示范点1个,打造乡镇、村级便民综合服务网点45家。充分发挥茶业协会和藏茶协会在全国茶业行业的优势地位,服务雅茶产业发展,每年组织茶企赴成都、广州、西安、北京等地参加各种茶业博览会,不断扩大“蒙顶山茶”和“雅安藏茶”品牌知名度,今年牵头组织参加北京茶博会取得的成效得到市政府主要领导的肯定。

同时,全市供销社系统紧紧围绕构建以社有企业为支撑的经营服务体系,坚持“政事分开、社企分开”的方向,加快推进上下贯通、纵横联合、高效运转的经营服务体系。市社及8个县(区)供销社均成立了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雨城、名山、天全、荥经、汉源、石棉也分别建立社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构建起社有资产监督管理、资本运营、产业经营的市场化运行机制,基本形成了权责分明、职责清晰、规范运行的现代企业制度。市供销社通过整合社有资产等形式,组建成立市供销投资(集团)公司及农资、茶叶、农产品、农业社会化服务、城市消费合作社“1+5”产业集团,健全和完善社有资产监管、产权转让、对外投资、绩效考核、资产租赁、借款担保等10余个市级社有企业管理办法,推进依法治企、制度治企、民主治企。为推进系统内外联合合作,市供销社积极协调推进中农批在雅川西农副产品物流园项目建设的同时,与中农批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采用参股方式参与到市场营运管理中,实现总社、省社、市社、县(区)社集团企业上下贯通、共建共享;积极推动荥经县荥泰茶业与省、市、县供销社四方合作及增资扩股工作;为带动雅安茶产业做大做强,雅安供销集团公司积极与四川农业大学和川农何春雷教授洽谈合作事宜,整合川农科研、教育、生产优势,将产学研有机结合,建立茶叶精深加工企业,提升雅茶产值;依托雨城区“发展消费合作社”试点工作,市供销社、雨城区供销社和四川田舍农牧科技有限公司采取“433”出资比例模式,共同出资1000万元成立雅安市城市消费合作社,该合作社已建立3个社区中心店,与80多家农业专合社合作签销售协议,积极探索从传统的产品消费到服务引领消费的转变,最终实现市、区、社会企业共建共享。同时,市供销集团公司分别与广西喷施宝股份公司、中农四川公司、中农立华成都公司、雅安农商行、雅安邮政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农资、农机、邮递、信贷等多个方面进行合作。

融入大局 发挥优势 纵深推进 服务做到农民心坎里

供销社的根在农村,服务对象是农民,各项工作着力点在农业,供销合作社只有为农务农兴农,才能提升自己、壮大自己。雅安市供销社理事会主任郑尚堃认为,不管农村怎么变,但有一条绝对不会变,就是必须围着农民的需求转,拓展服务项目,把服务做到农民的心坎里。这是供销人的职责!

2019年,雅安市供销系统将主动融入党委政府工作大局,找准方位,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及省社“一体两翼三化”改革总体构想和市委四届四次全会要求,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将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向纵深推进,抓好各项改革任务的贯彻落实,努力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做出更大贡献。

抓好土地托管服务。围绕雅安“五雅”产业,积极开展以土地托管为主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依托市供销集团公司下属富博农业服务公司,大力推广广西喷施宝优质叶面肥;统筹基层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服务资源,重点对雨城和名山进行茶园托管,石棉、汉源进行果树托管,力争到2020年底全市供销系统土地托管(含茶园托管)面积达到50万亩以上;

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打造“三条百公里百万亩特色产业带”的总体要求,加快基层社和服务网络改造步伐,拓展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覆盖面,搭建为农综合服务平台。2018年全市基层社在2017年基础上增加15%,每个县(区)打造提升1-3个示范基层社(专合社)。到2020年,全系统建设、提升基层社88个;

抓好市供销集团公司运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治理要求控股和管理供销社直属企业,抓好市供销集团组建和运作,做大做强供销集团公司,增强为农服务实力。同时,以控(参)股的形式参与县(区)供销公司的生产经营,整合系统资源,通过行政和市场“两只手”,形成紧密的利益联合体,使系统资产形成合力,疏通配送渠道和收购渠道,最终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调节、农民受益的发展格局;

抓好脱贫攻坚工作。在做好定点扶贫的同时,引导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壮大扶贫龙头企业,积极吸纳贫困户入社入企,在组织上、经济上与农民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对全省第二批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经验成果“茶产区茶园认领制管理,助力脱贫”模式进行大力推广。

挥洒着辛勤的汗水,燃烧着充满激情的青春,雅安供销人以服务“三农”为着力点,以坚定的信念、振奋的精神凝心聚力、抢抓机遇,成功奏响了一曲雄浑的供销社改革创新发展乐章。未来,雅安供销人在以郑尚堃主任为首的领导班子带领下,把服务做到农民心坎上,将蘸锐意进取之浓墨,续写现代供销辉煌篇章。

组稿 蔡高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