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刊平台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72 邮发代号:61-41 总编辑:李晨赵 Email : xnsbshe@126.com
第07版:商界
内容详情 2018年11月20日 返回该版首页

企业流动进农家 产品出国赚外汇 贵州岑巩县6家民营打火机企业“外包加工”破解用工荒

企业流动进农家 产品出国赚外汇

贵州岑巩县6家民营打火机企业“外包加工”破解用工荒

近年来,贵州省岑巩经济开发区企业为有效缓解劳动用工紧缺压力,尝试着把厂区初级装配车间的一些简单操作工序交由当地农户在家中独立完成,实现企业与农户双赢。

据统计,目前该县采取这种模式的6家生产打火机企业年产值5.2亿元,月创外汇800万美元,惠及400余农户年增收1800万元。

神奇探秘

供给侧改革民营企业的“奇思妙想”

“农时田间干活,闲事家中赶货。”采访中笔者了解到,当地农民每到农闲时节,都会主动从该县经济开发区打火机企业领些手工活来做,挣点零花钱补贴家用。

负责生产打火机的杰博电器科技有限公司厂长王硕争告诉笔者,为了有效缓解厂里用工紧缺压力,从去年8月份开始,杰博电器科技有限公司尝试着把用手工装配的电子灯、装盘的简单易学的工序,分期分批地外包给该县农户在家中独立完成,效果特别好。

“村民在家中平均每天插盘150万支,灯具装置组装100万支左右。”王硕争说,随着工厂订单量的逐步加大,外包订单每天都在增加。

跟随王硕争走进大有镇下溪水库移民王兴兰家:5、6个妇女围坐桌旁,嘴里有说有笑,娴熟的手指却忙过不停。

“从去年10月份开始从厂里拿货出来做,同时还发给周边邻居一起做,一个月下来有两三千左右,基本够我们母子的生活费了。”不到30岁王兴兰看起来十分干练。

据王硕争介绍,从原材料到打火机成品,生产一支有好几十道工序,而工厂外包给村民坐在家里独立完成的“装灯”和“插盘”两道工序,简单易学,又没有危险性,眼力好的老人还能在家搭把手;厂里自去年实施外包以来,一直是很受当地群众欢迎的富民产业。

滚雪球效应

做大蛋糕贫困户共享发展“红利”

据了解,该县像杰博电器公司开展外包业务的企业有6家,通过实行“外包加工”模式,真正实现把工厂“搬进农村”,农民真正实现在家坐地增收。

“劳务外包不受时间、地点、人员限制,农民不需外出即可在家生产,零投入、按量取酬。”王硕争说,这种方式既有效缓解了企业招工困难,也非常适合当前农村留守人员务工特点。

近年来,岑巩县紧紧围绕“工业强县”战略,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解决全县贫困劳动力和异地移民搬迁户就业问题,以打造全国最大打火机研发制造基地为重点,重点引进劳动密集型打火机配套企业18家,新增就业岗位3000余个,每月生产打火机7200万余只,产品畅销非洲、欧洲、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月创外汇800万美元,年产值5.2亿元。

2018年春节期间,岑巩县为解决新引进6家大型打火机生产企业招工难等实际问题,通过寄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倡议书”8000余份,召开县、乡、村干部就业座谈会,招工现场会,广泛宣传经济开发区企业及岗位工资,为打火机企业新签订劳动合同1500余份,留住了一批固定工人。

同时,该县广泛推广劳务外包,用以缓解企业用工紧缺压力,目前,6家企业每天送出插盘150万余只、装灯120万余只,解决了400余户零星家庭就业问题,每月为其增收150万元,每年为贫困农户增收1800万元。

通讯员 杨政权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