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网点布局 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
——四川省阆中市供销社综合改革发展纪实
服务“三农”是阆中市供销社的立身之本、生存之基。密切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推进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阆中市供销社在深化改革中独辟蹊径,在46个中心场镇精心布局供销社网点,试点探索基层多元化、网络现代化、服务一体化等多项改革。
引农入社
教农学技带农入市
为贫困户开展果树托管服务,在修枝、整形、拉条、冬管、防病和施肥等环节开展示范,吸纳农民、果农、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涉农企业等加入供销社。
2018年9月,阆中市供销合作社、市农牧业局、老观镇人民政府牵头主办,老观中心供销合作社承办的为农服务企业,建立了老观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该中心经营服务面积达500多平方米,服务内容主要有生活资料配送、生产资料配送、农村社会组织会计服务、农业技术培训、代理保险、电子商务、土地托管等,吸引了周边4个乡镇、100多户农户加入供销社。目前,全系统建有农资网点404个、农村综合服务社64个,乡镇、村覆盖率达100%;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48个,各类行业协会5个,完善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了供销社的快速发展。该中心与农业等部门签订服务协议,依托供销龙头企业,组织引导小农生产者,组建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合作社联合社,重点向以村为单元的小农户、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提供病虫害防治服务,全系统累计承担购买政府为农服务2万余亩,形成产、加、销完整产业链,实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该中心为辖区雪洞生姜、方山雪梨、洪山庙水果、龙泉沙参、奉禄大米等农产品搭建网络销售平台,拓宽销售渠道,推动电子商务发展。同时,从统一水稻品种入手,保证大米品质稳定,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做强做优老观大米品牌,适时举办农民丰收节或品鉴会,为特色产业发展搭建宣传和销售平台。
接田间地气
提供综合便民服务
2018年,阆中市供销社新建和升级改造农村综合服务社6个,建电子商务服务点7个,升级改造庄稼医院20个,新建6个供销分社和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升级改造后的柏垭镇富乐村农业综合服务社,为农服务业务已涵盖庄稼医院、农业生产资料、农机具维修、日用百货、医疗服务、电子商务、米面加工、农产品收购、废旧物资回收、小额存取款、水电费和通讯费代缴、快件代收发、科普农家书屋等方面服务,惠及周边5个村、9000余人。基层供销社提供帮民办事、帮社记账、帮村理财、代购代销、代耕代养等“三帮双代”服务,承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为小农生产特别是贫困群众提供集中、快捷、方便的商务、事务、村务“三务合一”的综合服务模式。商务方面,为村民提供生活资料、农资销售,农副产品收购、废旧物资回收等,方便村民购买商品和出售农副产品,解决“买难”和“卖难”问题。事务方面,为村民提供手机入网、电话缴费充值、收发邮件、代收水电费、农机供应维修、招工、科技信息、收购信息发布、互联网信息查询、天气预报、农家书屋、文化娱乐、计生服务等。村务方面,利用其独特的地理和人员密集优势,广泛宣传党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协助村委会开展工作。村级综合服务社满足了农民的生产、生活需求,赢得了农民的信任,实现了党委政府得民心,供销社得阵地,农民得实惠的目标。
统防统治
为农民种地打工
农民外出打工,供销社帮农民种地。阆中市供销社大力建设农资放心店、庄稼医院,其服务范围主要包括测土配方施肥、用药、植保门诊、处方供药和农机种收“一条龙”服务。新型庄稼医院在提供农资、农具供应和服务的基础上,还积极开展种苗统育统供、肥料统测统配、病虫害统防统治、统一机耕机播机收等多种新型业务,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经营服务,极大地满足了农民的需求。今年,组织专业人员进场镇24次向农民宣传推广高效优质的新产品,312名农业生产一线人员得到实用新技术培训。阆中市业务科室组织基层供销社负责人、农业中心技术人员开展试验示范14场次,接待4000多名群众科技咨询。46名庄稼医生随叫随到,组团定期、不定期深入田间地头为3万亩田地和4000多亩经果林巡访出诊。“保姆式”全托管和“菜单式”半托管服务稳妥推进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进了农资销售与技术服务、生产作业有机结合,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以点打围
闯出改革新天地
阆中市供销社推进村级综合服务社提档升级,加强与供销社的组织联合、网络连接、利益联系,开展联合共建,打造公共服务平台,较好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目前,阆中市社建基层中心供销社11个,基层供销分社39个,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48个,建农村综合服务社64个,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1个,拥有各类农村流通服务网点942个,建各类行业协会5个,土地托管面积达4万余亩,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达5万余亩。
在改革中,阆中市供销社形成了三个典型做法:一是健全基层社组织机构。对原有11个中心供销社进行改造升级,在所有乡镇建基层供销分社,分社只作为中心社的派出机构,人、财、物全部由中心社管理。二是聘请各农业中心主任为社会化服务技术顾问。共建平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合力,提供土地托管、代耕代种、农机服务、技术培训、统防统治、收储加工等社会化服务。三是拓展选种育苗、测土配方、统防统治等综合配套服务,把绿色有机农资、高产优质种子、先进农业科技、现代农业装备等生产要素送到农民手中。
特约记者 肖克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