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秦川景观伴你行
“交通+旅游”让通行更惊艳
本报讯(记者 赵蝶)记者从四川省交通运输厅获悉,大行米仓添新道,穿越秦巴变坦途。经过长达近9年的艰苦奋战,2018年11月22日上午10时,巴陕高速公路(G85)实现全线正式通车。
据悉,巴陕高速公路(G85)起于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东兴场枢纽,经南江县止于川陕两省交界处的米仓山隧道,全长约117.5公里。项目概算总投资147亿元。全线建设共分为三期:一期——巴中至南江北81公里于2009年12月开工,2014年1月1日正式通车;二期——南江北至关坝16公里于2014年1月开工,2017年11月18日正式通车;三期——关坝至米仓山隧道入口端(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20.5公里(包含米仓山隧道13.8公里)于2014年1月开工,2018年11月22日正式通车,标志着巴陕高速公路全线正式通车。巴陕高速项目呈现出五个亮点。一是打造了数字化监控管理体系;二是创建了“品质工程”中先进工艺工法应用;三是创新发明应用;四是创建“绿色、低碳、环保”高速;是五实施“交通+旅游”让通行更惊艳。南江县关坝镇地处光雾山旅游区、诺水河旅游区、龙头山旅游区之间,当地政府正在全力打造特色旅游小镇和旅游集散枢纽。巴陕高速通过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和特色服务区打造,促进当地红色旅游、户外旅游及康养旅游的蓬勃发展。作为巴陕高速的控制性工程,连接川陕两省的米仓山特长隧道是目前已贯通的西南最长、国内第二长的高速公路隧道,全长13.8公里(陕西境3公里,四川境10.8公里)。在米仓山隧道路段的通行中,考虑到国内司乘人员对隧道内行车安全性与舒适性的关注,米仓山隧道建设团队充分吸取国内特长隧道的建设经验,将米仓山特长隧道分为4段,分别布置洞身装饰,将大美秦川的景观放置其中。作为进入隧道的门户,米仓山隧道在洞门设计上亦是别具风格地将秦川两地特色与历史文化融入其中。巴中端错台式洞门设计寓意着蜀道难到蜀道通再到蜀道畅的深意,也蕴含着出川拥抱世界的开放姿态;汉中端代表了进入四川的门户,蜀门秦关的意蕴庄严的呈现在城墙式洞门上。同时,为积极响应国家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及“绿色交通”建设的号召,减少运营成本,保障高速的运营安全和行车舒适性,巴陕高速全线隧道衬砌壁装饰不仅具有美观和诱导行车的功能,还将具有节能和净化隧道环境的功能,低碳而又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