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不断提高老百姓满意度
成都高新实验中学特色办学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纪实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全国教育大会和省、市党代会以及省委、市委全会精神,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深化教育改革,保障教育公平,发展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加快建设“优教成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1月27日,以“抬底提质,创优扶薄,继续全面提升初中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主题的成都市初中工作会在四川大学附属中学科华校区举行,来自全市的各教育局分管领导、教科院主要负责人和各学校校长等数百人参加了会议。
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学校教育教学、课程改革的先进典型,曾获得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校长培训指导教师、全国和谐校园创建先进个人、全国教育科研杰出管理者、成都市优秀教师、成都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成都市最美校园“十佳”中学校长等荣誉称号的成都高新实验中学校长兼党委书记潘先根在几所学校中第一个作了经验交流发言。潘校长以《成功课堂,追求课堂的成功》为主题,向与会代表介绍了高新实验中学快速提升初中教学质量的工作。立足学校特点,深挖本校独特教育资源,苦练内功,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成效显著,给与会代表留下了深刻印象,与会代表纷纷表示,高新实验中学追求成功课堂的经验非常具有可借鉴性、可操作性的实际意义。
春耕夏耘,经风沐雨,在全体教职工的努力下,高新实验中学秉持“育德崇高、树人惟新”的校训和“风清气正、文明向上”的校风,成为了学生体验成功、健康成长的学习乐园,教师感受职业幸福、追求专业发展的精神家园。
苦练内功 学校成为特优生首选
“我是以特优生的资格进入学校的,原本可以选择其他学校,但是我在学校初中三年真切地感受到学校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质量后,放弃了选校资格,毫不犹豫在初升高时选择继续在这里就读,选择这里不后悔。”今年才升入学校高中部的一名同学表示。
成都高新实验中学隶属于成都高新区南区,地处成都市南二环,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周边名优小学众多,按常理讲学校应该拥有最优质的生源。但殊不知,这种条件却是一把双刃剑,周边划片学校如高新实验小学、银都小学、金苹果公学等名优小学的优质生源小升初时选择的途径、选择的机会非常多,给学校的生源带来极大挑战。随着指标到校生分配到校以后,作为高完中的高新实验中学,就不得不思考初中怎样定位的问题。
潘先根表示,学校正面生源现实,苦练内功,初中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较大提升,除重高率、普高率和特优生成倍增长外,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也成效显著。在今年的初升高校外指标到校生选校时,成都市分配给学校的9个省一级示范校指标仅1名学生使用,其余的特优学生全部放弃了选校资格自愿选择到学校高中学习。
学校现有两个校区,校园占地共120亩,两千多名学生。优美清新的校园环境,淳正优良的学风校风,严谨规范的学校管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硬件设施一流、学生公寓设施完善,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教育教学的发展需求,使成都高新实验中学成为了众多学子的首选,也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继北京教育学院组织“祥云行动”高中校长研修班40余人和广东省中学校长学习团一行30多人莅临学校考察交流后,11月1日,宝鸡一中继今年4月27日后第二次派出优秀班主任、教师代表到学校参观学习,纷纷感叹耳目一新,不虚此行,收获颇丰。
2018年,学校初中部除教学成绩突飞猛进外,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也成效显著。初中足球队获得了高新区足球比赛冠军;排舞比赛高新区第1名;武术比赛高新区一等奖;成都市跳绳比赛、绳操比赛两个一等奖;成都市“童心绘文明”活动一等奖;成都市中小学生艺术节中美术作品一等奖;2018年11月24日刚结束的全国中学生健美操锦标赛所在项目比赛中,高中组获第一名,初中组获第二名。
特色办学 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致力于创造适合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的高质量教育,培养具有丰满个性、中国情怀和全球视野的精英人才,面对初中生源条件,潘先根表示,学校调整了初中的办学思路,一方面争取市区领导对学校发展的关注和支持,另一方面更加注重学校“四轮驱动”人才培养模式、美德教育、成功课堂的三大办学特色,引进世界级顶尖人物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进一步明确成功课堂管理的“三环节”和“六标准”,在年终绩效考核时除继续重点关注初中重高率和普高率的同时,密切关注初中的一次性合格率、学困率、中考5科A卷平均分及特尖学生,在初中进一步强化“成功课堂”三跟踪模式,全力追求课堂的成功。
5月18日,阿里巴巴集团前董事局副主席、集团首席执行官陆兆禧来到学校,以《放飞梦想》为主题,为学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分享会。从童年的经历到青涩的梦想,陆先生给同学们的不仅是一个又一个真实有趣的故事,还有难能可贵的人生经验,既开拓视野,又丰富阅历。与此同时,前阿里巴巴首席营运官关明生, 天络行创始人兼CEO张丽华等分别到学校和学生分享《一个追梦的故事》和《一个平凡人做一件不平凡的事》等,通过引进世界级顶尖人物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同学们在心中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将梦想放飞,迎来的将是更加美好的未来。
——美德教育,让师生在一系列的专题教育体验活动中确立美德认知、产生美德情感、形成美德意志、化为美德行为;具体讲就是以“三自”“五常”为核心(培养学生学习自主、行为自律、生活自理三种能力以及纪律、卫生、文明、公物、公德五种意识和行为):以“四化”美德为载体(美德内容的现实化、目标的系列化、途径的课程化、管理的科学化),最终形成以师生美德为目标的美德环境,让每个学生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好公民、好学生、好子女。
——成功课堂,让师生在课堂上最大程度的体验成功;具体讲就是以“成功课堂”教学管理模式为载体,让师生通过课前、课堂及课后三个环节的共同努力,最终主要通过课堂上教师的引领式教学和学生的体验式学习,帮助学生在自学、对学、群学和师生互动中达成课堂学习目标,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知识的当堂掌握和及时反馈。同时对当天课堂学习目标达成度不高的学生在下午放学后进行免费的一对一辅导,力求学生当天的知识当天过手;对当天已经达成课堂学习目标的学生,可在课外活动超市中自愿选择喜欢的社团活动。学校将从本届初、高中新生年级部分学科开始实行成功课堂分层走班教学。
——“四轮驱动”,是指根据初高中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结构、特长构成等,结合成都市规划课题《“成功课堂”三跟踪研究》的推进,如在高中分为希望生、民航生、七中网班生及艺体生,初中成功课堂课题住校班、成功课堂课题走读班、足球特色班、美德教育课题班,力图让初高中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学生在学校都得到全面的发展,考上理想的学校。
潘先根特别介绍了“成功课堂”管理的“三环节”和“六标准”:在基本环节,学生通过课前自学“找出不会的”;核心环节,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围绕学习目标,通过自学、对学、群学和师生互动,“把不会的学会”;最终环节,学生通过每天的“天天清”,“分层次实现当天的学习目标”。而“成功课堂”标准六要素则主要看目标:看当堂课堂学生学习目标的表述是否准确,标高是否恰当;状态:看课堂上各层次学生的动作、声音、表情;参与:看课堂上各层次学生的参与程度;流程:自学、对学、群学、反馈、奖惩;引导:教师引领式教学,学生体验式学习;效果:分层次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成功课堂”首先跟踪课前,通过自主备课、集体议课、二次备课,备课组整改到位;其次跟踪课堂,通过小组、目标、互动、达标反馈、整体奖惩层次,跟进研讨,教研组落实到位;再次,跟踪课后,通过每天对课堂目标达成度不高的同学进行天天清辅导和紧跟时代步伐,利用大数据,精细管理,精准教学,以及每半期检查作业批改情况、每学期做一次学生评教问卷调查、以学科活动激发学生兴趣等,跟进考评,及时检测,学科水平提升到位。
特色办学,高新实验中学执着用坚实的脚步丈量,用拼搏的姿态守望,构建了自身特有的育人模式,更形成了规范高效的管理体系,收获了一路美丽的教育风光。
不断提升 高新实验中学明天会更好
质量,是学校竞争力的集中体现。经过多年的辛勤耕耘,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发展。
没有学生的进步,就没有学校的发展;没有教师的提升,就没有质量的飞跃。名师荟萃,这也是学校发展的保证。学校教师主要由高新区面向全国省级以上重点中学招聘的名优教师和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复旦大学等全国重点大学优选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和硕士研究生组成,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中高级职称教师占80%以上的优秀教师队伍。在学校170多名教职工中,有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校长培训指导教师1名、省级特级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省级优秀教师2人,省先进德育工作者2人,成都市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等16人,国家级健美操导师1人,以及获得各级教育部门表彰的优秀教师、师德标兵94人。
通过全校师生的努力,学校的办学成绩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也得到了家长及同行们的认可。目前学校也成为了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基地、美国肯德艺术与设计学院及爱尔兰都柏林工业大学国外两所公立大学中国校长实名推荐学校、全国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试点学校、教育部全国足球特色学校、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航空人才培养基地、四川省健美操培训基地、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四川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学校、四川省绿色示范学校、成都市教师发展基地学校、成都市阳光体育示范校等。
潘先根满怀深情地说:“我们只有不断总结‘成功课堂’的经验,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不断提高老百姓对教育的满意度和认同度,只有当周边绝大部分百姓毫不迟疑地选择就读成都高新实验中学,我们才可以自豪地说我们的办学是成功的。”与会代表深受感染,报以热烈的掌声。
征途漫漫,道路因脚步的坚实而得到不断延伸,岁月因勤勉的耕耘而如此令人难忘。不断提高老百姓对教育的满意度和认同度,这不仅是潘先根校长对社会的庄严承诺,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成都高新实验中学海纳百川的教育胸襟和卓尔不群的工作气度。我们也坚信,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明天会更好!
云兮 米仓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