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刊平台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72 邮发代号:61-41 总编辑:李晨赵 Email : xnsbshe@126.com
第02版:合作经济
内容详情 2018年12月04日 返回该版首页

搭桥梁 建纽带 开创农村合作经济新局面

搭桥梁 建纽带

开创农村合作经济新局面

——达州市供销社系统积极探索开展“农合联”试点

四川达州市供销社系统以乡村振兴为契机,按照“服务设施更加完备、服务内容更加丰富、服务质量明显提升、服务能力全面增强”的要求,探索构建“三位一体”农合联组织体系、服务体系、合作体系。截止目前,全市共建立“农合联”8家(包括县级农合联2个),正在规划筹建的农合联4个。

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支持。开江县供销社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支持,成立了以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供销社,并新增编制3个,新成立合作金融股,负责全县农合联的组建及行业管理;同时,以县委、县政府名义出台了《开江县建立三位一体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试点实施方案》和《构建脱贫攻坚引领区“三位一体”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试点实施方案》,明确了全县构建农合联的目标任务、政策保障、指导思想。宣汉县胡家镇中心供销社积极争取镇党委、政府支持,由该镇分管农业的副镇长担任“农合联”理事长,进一步强化了领导力量。

因地制宜编制“农合联”建设方案。编制了达州市供销社系统农合联建设方案,提出“农合联”建设目标任务、工作要求,细化工作措施、进度安排;同时,结合达州实际,制定了10条《农合联组织建设试行标准》,规范“农合联”基础建设。宣汉、开江县供销社结合实际,制定了各具特色的“农合联”建设实施方案。宣汉县供销社围绕“农合联”试点任务,成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筹建工作领导小组,落实领导责任,细化工作部署,强化时间节点,明确了县级“农合联”、乡镇“农合联”成立“五步骤”;开江县供销社从建立治理机制、明确服务功能、打造综合服务平台、构建生产、销售、信用合作体系出发,明确了建立“三位一体”农合联的主要内容。

广泛吸纳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入会。目前,全市已建“农合联”共吸纳农产品经营企业、专合社、种养大户等各类新型经营主体200余个。宣汉县胡家镇“农合联”吸纳会员42个,包括专业合作社10个、龙头企业1个、专业大户7个、家庭农场19个、涉农事业单位4个、行业协会1 家。其中大巴山果业协会以果树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果树种植技术培训、开展技术咨询和果品营销服务为主,建立柑橘、桃、李、梨等基地8个,分布在周边5个乡镇12个村,常年种植面积8000多亩,年果品总产值2000万元以上。

探索搭建“农合联”综合服务平台。一是开展农业技术培训。胡家镇“农合联”先后邀请了县农业局专业技术人员讲解果树的栽培及种植技术、养牛的品种改良和疫病的防治技术等,开课10次,300余人次受益;天师镇“农合联”开展农业技术专题培训会8次,培训200人次,农业技术培训提高了农民的种养殖专业知识,降低了农民的种养殖风险。二是大力推进土地托管服务。探索“农合联+为农服务中心+入社会员+农户”和个性化服务模式相结合的土地托管服务新模式,推进土地托管服务纵深开展。开江县靖安“农合联”以总社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托管项目为抓手,建设3000平方米的开江县为农服务中心,全面开展农资供应、测土配方、统防统治、机耕作业、烘焙烘干、储存销售等服务,为农民及各新型经营主体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规模服务。三是深入开展金融保险业务。宣汉县供销社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宣汉支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承接代理保险业务,推出“自然灾害险、收益险、土地流转险”等惠农险种和“农业金融贷款业务”,解决“农合联”会员发展生产中缺乏资金的问题。胡家“农合联”与保险公司合作,办理汽车保险、摩托车保险100多起,保险金额达到40万元,帮助合作的专合社会员增收5万余元。

通讯员 李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