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刊平台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72 邮发代号:61-41 总编辑:李晨赵 Email : xnsbshe@126.com
第08版:地方新闻
内容详情 2018年12月04日 返回该版首页

家是石羊 共治共享: 构建活力 和美 文润 智慧家园


家是石羊 共治共享:

构建活力 和美 文润 智慧家园

成都高新区石羊街道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工作纪实


绿意葱茏的公园内,晨练的市民悠闲地享受着清新的空气和优美的环境,背街小巷也格外地敞亮,辖区乐于奉献的人多了,积极入党的多了,居民享受的服务越来越多了……

城市社区治理,事关大政方针贯彻落实,事关居民群众的切实利益,也是事关城乡基层和谐稳定的大事。地处天府新城腹地的成都高新区石羊街道办事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成都市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大会决策部署,大力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加快推进社区服务职能优化提升,积极构建“一核三治、共建共享”党建引领社区发展治理体系,按照“家是石羊——一核(党组织核心)两翼(农迁安置社区、新城商业小区)四轮驱动(和美家园、活力家园、文润家园、智慧家园)”的石羊社区发展治理工作路径,着力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切实解决石羊社区发展治理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制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努力推动高品质新内涵幸福生活社区建设。

目前,石羊街道已形成了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基层政府为主导,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为基础,居民为主体,驻社区单位、群众团体、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社区治理架构。大家同绘一幅画、同下一盘棋,真正变“独唱”为“合唱”,有力地促进了社区良性社会生态的有效建设,新投用的社区用房、社区综合体切实把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为了社区居民“易进入、可参与、能共享”的邻里中心和温馨家园。

含馨盈露花满枝,春意撩人映石羊。众创空间集聚发展、高端商业区拔地而起、新型居住区遍地开花……石羊街道,不断强化党建带动作用,夯实组织基础、丰富工作载体、健全服务体系,实现了社区党建与社区核心共建双赢,辖区百姓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党建引领

延伸党建触角 多元构建共享格局

“我们通过联建的方式,终于和‘党组织’接上了头,在更广阔的空间内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服务。”辖区一家企业由于暂不具备党组织单独组建条件,现在通过联建的方式终于解决了面临的问题。

推动党的工作和党组织的全面覆盖,石羊街道积极探索多种党建区域化模式,以党建为引领,整合辖区资源,延伸党建触角,让辖区单位、“两新”组织等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和服务,构建共建共享格局,实现互惠共赢,促进社区和谐稳定。

“城市社区中,各个领域的驻地单位、社会团体和非公经济组织,沉淀着丰富的服务资源,要搞好社区建设,就离不开这些单位,‘两新’组织等党组织的共同参与。”街道党建相关负责人表示,石羊街道辖区驻地单位、社会团体、楼宇和非公经济组织特别多,人口多、党员多,要搞好社区建设、治理、服务,就必须推进党建全覆盖,让“党建”发挥“引领”作用。

为此,石羊街道对于符合组建党组织条件的,做到应建尽建;对于暂不具备组建条件的,加强党的工作,做到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通过单建、联建、挂靠等形式,今年新建党组织27家,其中,非公企业党组织7家,社会组织党组织2家,院落党支部18家,实现了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在楼宇商圈、园区街区和两新组织全面覆盖。

同时,主动适应经济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态、生产生活方式等深刻变化,探索创新园区、街区党组织设置方式,设立联合党组织,确保每一名党员都纳入党组织的有效管理,着力构建全区域统筹、多层级联动、各领域整合的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

牢固树立“一切工作到支部”鲜明导向,健全基本组织,建强基本队伍,开展基本活动,落实基本制度,强化基本保障,特别是加强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到支部,把从严教育管理监督党员落到支部,把群众工作落到支部,真正使支部成为教育党员的学校、团结群众的核心、攻坚克难的堡垒。并且认真落实党的各项惠民政策,通过对党群服务中心和“双向领办”机制提档升级,确保“一个平台、一个抓手”在社区发展治理中发挥更好作用,着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扎实服务群众,维护群众切身利益。

截至目前,辖区有中共党组织141个(含两新党组织61个),党员2995人(含两新组织党员698人);共有院落党支部61个,党小组133个,确保了党组织工作全覆盖,让党建引领作用真正落地生根。

“院落党支部成立后,我们的平台更大了,管理服务更顺畅了。”不少社区负责人说,院落党支部充分发挥核心引领地位,以服务居民为重点,充分发挥辖区单位的参与作用,积极推动驻地学校、企业、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等单位将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功能下伸,活动设施向社区居民开放,推动共驻共建、资源共享。尤其是在小区管理方面,充分利用物业服务企业覆盖面广、熟悉居民和社区情况的独特优势,积极发挥其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街道负责人表示,基层党建工作就是要以“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为最终落脚点,推动辖区单位、楼宇(商圈)等开展党群共建“动”起来,党员身份“亮”出来,公开承诺“说”出来,先锋作用“现”出来,实现社区资源的高效利用,让群众好办事,为群众办好事。

双向领办

优质便捷服务 民生难题迎刃而解

“他们这次集中上门服务,让我们在家门口就顺利激活了新社保卡,非常贴心。”6月23日,辖区三元社区特邀成都农商银行新南支行深入院落开展“上门激活社保卡”服务活动,不仅方便了部分行动不便的居民,同时方便了更多的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激活该卡,大家纷纷点赞。

不断为社区居民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助推社区发展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石羊街道将社区多元主体凝聚在基层党组织周围,建立“党建服务双向领办制度”,通过组织联建、党员联管、活动联搞、资源联用、服务联做,积极发挥条块联动、共驻共建的区域优势,实现了社区、园区、街区的“三区互动”和城市基层大党建格局的初步形成,在推动社区、企业、驻区单位、群众的多方共赢发展的同时,又实现了社区多元主体参与社区发展治理的初衷,营造了发展与治理相互促进的良好氛围,得到了上级领导充分肯定和辖区党员群众的广泛支持。

街道党工委以基层社区党委为依托,以“服务企业促发展、服务基层惠百姓”为目标,以双向党建服务双向领办制度为抓手,建立完善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业委会、监事会、物业公司等多方协商机制,坚决落实社区党组织领导本辖区的工作和发展治理各项职责任务,领导和引领社区各类组织依法自治,努力推动基层党组织领导方式、工作方式、活动方式更加符合服务企业、群众的需要,切实解决民生问题和企业难题。

党建服务“双向领办制度”实施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效,也形成了一批有代表性的工作案例,“党建引领、共建共治”的良好态势已在部分社区初步成型。比如,新园社区综合企业治安诉求,整合辖区单位安保力量资源,打造了综治呼叫对讲平台,实现了联防联勤、一呼百应,确保综治安保无死角、全覆盖。同时,社区还建立了“大学生创业激励基金”,目前已有6家驻社区单位认领并为创业大学生发放了激励金;府城社区引入新华文轩等文化企业资源,打造了成都市首个社区书屋——“读读书吧”,形成经验在全市推广。天府新谷园区党委依托国家级孵化器优势资源,打造了蓉创茶馆——激发创新思维平台、创业苗圃——思维转化成果平台、众创空间——成果孵化企业平台、专业楼宇——企业不断壮大平台等4大平台,为街道“双创”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索贝数码发挥自身优势,将“飞流直播”技术免费运用到区域党建工作中,为区域党委的党组织生活、党建活动等提供实时直播,破除了党员教育的时间、空间限制,成为高新区首个党建直播平台;元祖食品开展的“星星许愿”服务项目,已为3名社区困难家庭未成年子女每月给予200元圆梦金,目前已经坚持开展了2年。四川武警边防总队军地联动,积极融入到辖区的安保工作当中,在节假日以及重大节日期间,配合社区党委开展武装夜间巡逻工作,出动兵力200余人次。三和集团依托老爷车博物馆开展汽车文化进社区系列活动,用党建文化与汽车文化的融合,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新的血液。

优化服务

打通“最后一米” “一站式”让群众满意

社区,是和百姓关系最密切的基层单位。石羊街道党工委积极推行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建设,特别要求所有社区党委(支部)书记、主任上班时间同在服务大厅上班,打通居民办事“最后一米”,让居民生活中遇到的大事、小事、疑难事,都能在“一站式”服务大厅得到受理和解决。

街道进一步整合、优化各社区(筹备组)党群服务中心教育培训、文娱体育、430课堂、日间照料中心等现有功能馆室,并对一楼服务大厅改造升级。各社区变隔离式办事柜台为开放、互动的服务窗口,对现有功能进行优化升级,在政务服务之外,设置信息查询、咨询接待、休息交流、休闲娱乐等功能区,倡导社区工作人员与居民群众坐下来、面对面、平等交流,营造平等、宽松的服务氛围。

推进各社区代办点多功能化,依托天府市民云平台、街道党政网站、微信公众号等互联网平台,叠加群众日常生活需要的信息查询、生活缴费、资源报审等服务功能,提高党群服务中心信息化水平和服务实效。精心打造街道社区网络互联、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推进信息化建设。

同时,各社区以党的组织建设为抓手,形成了“总支建在社区、支部建在院落,党小组建在楼栋”的组织体系,打造了集阳光党校、阳光沙龙等功能馆室于一体的党群服务平台——阳光家园,建立完善了“党建联席会议”“双向领办”和“双报到”制度,为社区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府城社区,该社区以阳光家园为依托,在强化公共服务延伸的同时,按照居民需求,实施服务的精准对接,引入成都市文化馆打造了成都市艺术培训中心府城分校,引入新华文轩集团打造了成都市首个社区书屋——“读读书吧”,引导成都焕然社服中心等28家社会组织和驻区单位,参与到社区发展治理中,服务先行,让群众省心。同时,社区还用新发展理念凝聚城市精神,将文化建设作为联结群众的桥梁纽带,组建了文体自组织,成立了爱艺市民文化艺术促进会,打造社区综合文化活动馆室,免费开设舞蹈、绘画、音乐等21类精品课程,以文化推进让群众暖心。

社区居民中多人主动担任院委会成员;社区、院落、物业、居民多方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和分类民主协商机制已成常态;借助信息化手段,构建了邻里“熟人圈”、网络“朋友圈”;志愿服务进院落活动定期开展,一批居民和驻区单位反映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社区逐步从陌生人社会转变为熟人社会,一个和美家园、活力家园、文润家园、智慧家园正在呈现,矛盾显著减少,邻里关系更加和谐,守望相助的良好氛围已初步形成。

如今,在石羊辖区的各个社区的服务大厅,热情温馨的服务随处可见,物业、计生、民政、劳动保障、环境卫生等标示牌,让办事的居民一目了然,真正实现了“进一室、窜百线、联千家、解万难”的目的。

社区营造

想居民所想 为居民着想

“我是第一次听说到社区营造师的概念,通过此次参与讨论,也明白了他们的职责,完全就是为了我们社区居民着想。”在8月12日召开的三元社区营造第一次讨论会上,社区营造师的出现让众多参与讨论的社区居民倍感兴趣。

为进一步推动党建引领社区发展治理工作,提升成都高新区石羊街道三元社区整体品质和居民幸福感,石羊街道盛邀优质专家,挖掘社区能力,创新运行机制,打造了14人营造师团队,创设了优质的“社区智库”和“社区资源库”,这也是成都高新区首个组建营造师团队的社区。

社区营造师团队由5名社区空间(景观)营造师和9名社区活动营造师组成,既关注了社区公共活动空间、公共景观的更新设计,又对社区整体发展战略、社区活动设计进行指导,社区整体营造中的“软件”和“硬件”方面实现了全覆盖。

目前,石羊有多个社区建立了社区营造师队伍。在社区营造师团队中可以说是专家云集,有毕业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等国内外名校建筑、规划专业的成都高新区营造师人才,也有毕业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美国纽约大学等名校、从事社区发展治理研究或者实务的学者、社会组织负责人、政府工作人员。同时,邀请了众多“在地化”能人,如社区九年一贯制学校副校长、幼儿园园长、社区爱心企业高管、社区老协书记和社区培育的社区社会企业法人、从事建筑、园林景观工作的社区居民、有民俗学专业背景的社区工作人员等,这些对社区有情感连接的能人与专家团队通力合作,可以大大提高项目方案的品质,提升居民参与度。

该团队采用“组团化”运作方式,邀请空间景观营造师和活动设计营造师、“外来”专家和“本土”专家一起发现和解决社区发展治理中的重大问题,通过多元互动碰撞出火花,发挥“社区智库”的功能。同时,社区营造师团队背后强大的资源,如居民资源、名校校友资源、高校智力资源、社会组织资源、企业资源等均会先后引入到社区中,必将产生“社区资源库”的强大能量。

在8月12日的三元社区营造讨论会上,社区营造师们及社区相关工作人员深入社区院落、广场,对社区每条小巷、每处公共设施进行分析,与社区居民进行交流。最终,在实地走访调查的基础上,就社区营造的功能方向定位、文化主题以及前期推进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与问题进行讨论,达成初步意向,即希望社区营造既能达到辖区居民对居住环境的实用性、观赏性等功能需求,又能满足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营造良好社区氛围,提升社区品质,使社区营造以居民需求为出发点,切实做到想居民所想,为居民着想。

石羊街道首开先河打造的社区营造师作为社区治理的“智囊团”,社区营造师在受聘后将以“组团式”蹲点指导的方式,发挥规划建设、文化指导等领域的专业所长,调动社区各类资源,对社区空间更新、社区发展和活动设计进行专业指导和资源链接。

“我们将充分发挥自身专长优势,就社区发展治理整体工作、活动设计、空间打造、文化营造以及社区发展治理等专项保障资金使用方向等进行合理化建议,参与到社区发展治理中去,让更多的社区居民享受到良好的社区整体环境。”清华大学建筑学硕士、成都高新区社区营造师罗敏杰说道。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街道始终坚持敢为人先的工作理念,大胆探索运行机制,充分调动整个社区营造师团队的能量,助推社区发展治理工作再上新高度。


岁月流金,党旗飘扬;春潮涌动,再创辉煌。

站在新的起点,石羊街道党工委也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深入学习贯彻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凝聚起辖区共产党员的智慧和力量,努力提升基层社区发展治理水平,团结带领辖区人民书写“家是石羊”的美丽、和谐、幸福的绚丽篇章!

云兮 米仓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