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刊平台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72 邮发代号:61-41 总编辑:李晨赵 Email : xnsbshe@126.com
第05版:地方新闻
内容详情 2018年12月07日 返回该版首页

耕读快乐在大田 雨露滋润花争艳 ——成都市郫都区犀浦大田学校“快乐耕读文化”特色工作纪实

耕读快乐在大田 雨露滋润花争艳

——成都市郫都区犀浦大田学校“快乐耕读文化”特色工作纪实


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里曾经的牛轭、拌桶、风车、连盖、撮箕、簸箕、米筛、独轮车、提篮、水缸、手扶拖拉机等已经被现代工具所替代,现在城里的孩子已经不知道这些工具是干什么的。可喜的是在成都市郫都区犀浦大田学校的农耕园里将过去农村生活的系列用具一一展示,让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引下,亲自种庄稼、蔬菜等,以此率先开展素质教育,获得社会各界高度赞誉。

近几年来,成都市郫都区犀浦大田学校秉持“教人求真、学做真人、教人向善、求学储能、教人爱美、悟学致用”的办学思想,立足学校实际,抓住现代田园城市建设契机,主张“耕于大田,读于心田,体验耕读”,倡导“耕中读,读中耕,耕读结合”,通过构建快乐种植、快乐课间、快乐午间、快乐艺体、快乐评选等育人环境,积极推进系列教育活动的开展,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快乐耕读文化”,让孩子们读真、善、美、能,进而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办学,就是办一种文化;有文化内涵的学校,就应该有办学特色;‘大田’学校就是要走特色创建、内涵发展之路,办一种与‘大田’校名吻合的文化——‘快乐耕读文化’。”校长龙卫民这样介绍开展“快乐耕读文化”活动的初衷。

据了解,快乐耕读文化是一种触动当代人潜意识里的传统耕读文化情结,又区别于传统的现代耕读文化;既是重在人的参与、体验、感悟的过程文化,又是健康、文明、快乐的休闲文化。

以校长龙卫民为首的领导班子一班人,基于学校的条件、师资生源、校园氛围等多种因素综合分析,提出了“快乐耕读文化”, 可谓匠心独运。

一方面,学校内有几亩闲地,既然不准用于建筑用地,何不开发给各个班的学生体验劳作、快乐种植,挖掘素质教育价值;生源要么是本地农村失地农民的子女,要么就是异地农民工子女,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另一方面,学校周边农田环绕,社会风气较好,学校的校园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很大这是基础;大田学校的“大田”校名,既与快乐耕读文化的“耕读”吻合,又与现代田园城市的“田园”吻合;“快乐耕读”的提法,师生家长认同,易理解,易记住,颇具“大田”意味,能体现学校个性特点。因此,“快乐耕读文化”在多种因素发展下得以集合。该校以校长龙卫民为总负责人,负责特色定位、规划方案、推进管理;副校长杨敏负责过程推进、督查、宣传工作;政教处、教务处、各班主任、科任教师、学生、家长委员会成员都有任务。

2014年为第一阶段,推进特色阶段——以“快乐耕读、耕读快乐”为主题;2015年为第二阶段,深化特色阶段——以“快乐的就是幸福的”为主题;2016年为第三阶段,反思特色阶段——以“将快乐进行到底”为主题;2017年为第四阶段,凸显特色阶段——以“我的快乐我做主”为主题;2018-2019年为第五阶段,展示特色阶段——以“耕读快乐大田,滋润幸福心田”为主题。

几年来,学校各项工作发展如火如荼,独树一帜。每学期对学生进行学习、劳动、管理、进步、艺体等五类星的评选表彰活动,受到师生、家长和社会称赞。该校的“快乐耕读文化”,丰富了寓教于乐的内涵,承载着浓厚的现代感和丰富的育人性,形成了孩子们轻松参与、身心愉悦的文化氛围!

龚继谋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