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仁寿教育高质量发展进行时
地处四川盆地中南部、成都市正南方向的仁寿拥有着辉煌的历史,是国家级天府新区重点县,成都向南发展第一城。
放眼仁寿,在其华彩四溢的社会事业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教育事业。这里拥有庞大的教育体量,在校学生17万余名,在职教师1万余名。在仁寿的校园里,你能感受到莘莘学子向学上进的浓厚风气,你能体会到老师关爱学生的深深情怀。
面向未来,走品质发展、高质量发展之路,办人民满意教育!
一个承诺,始终坚守。一以贯之的背后,是全县教育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生动体现,更是仁寿教育工作者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对人民群众呼声的深切回应。
全县把教育作为最重大的民生工程,以投资教育就是投资未来的理念,努力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优先发展”“教育均衡”“品质教育”“面向未来”“再创辉煌”……一个个关键词,绘就一幅砥砺前行,高质量发展,人人都能出彩的教育画卷。
教育优先 均衡发展
仁寿县委、县政府把教育列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坚持优先规划教育发展,优先保障教育投入,优先解决教育问题。成立县长为组长的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将教育工作列入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县级领导联系学校制度,深入学校调研,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专题会,定期或不定期研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出台《仁寿县“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健全政策制度。
全力确保教育 “三个增长”,确保“两费附加”和上级财政转移支付按规定落实到位。每年安排教育改革与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奖励专项资金2000万元、校园安保专项资金814.3万元。近年,投入7.5亿元,全面实施薄弱学校改造和学校标准化建设,新建和维修改造校舍102.6万平方米,新建和改扩建运动场17.2万平方米,打造校园文化115所。按省定最新配备标准足额配置125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学仪器设备、音体美器材、图书资料、教学用计算机,增配2000套多媒体数字教室,优质资源班班通覆盖率达91.2%。
落实“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有目标、有考核、有问责。县政府定期召开项目例会研究教育项目工作,制作挂图作战表,在教育用地、基础设施、经费、设备、师资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予以优先保障。县分管同志定期召开项目推进会,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
针对仁寿点多面广、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等问题,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使学校布局更加合理,教育资源分布更加均衡。实施集团化办学,发挥优质教育资源引领和辐射作用,基本满足人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城区学校和乡村学校构建“城乡互助一体化发展联盟”、城区领航学校和乡村学校构建“城乡教学教研一体化发展联盟”、优质中心校与校区(村小)构建“中心校与校区(村小)一体化发展联盟”,实现资源共享、齐头并进。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最基础的要素、最崇高的事业,人民更加满意的教育,来自对公平的持续坚守,对均衡的锲而不舍,对惠民的不懈追求。现在,仁寿各学校电脑、图书、实验器材、专用教室等配置齐备,学校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发生了根本变化,校际之间的差距进一步缩小。2018年10月,仁寿创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顺利通过国家评估认定。
建强队伍 提升能力
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为建设一支师德高尚、学风严谨、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高水平教师队伍,仁寿县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开展师德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师德师风建设主题年活动的通知》等文件,对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提出明确要求,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坚持“四个相统一”,争做“四有”好教师,做好“四个引路人”。
开展院地合作。仁寿出台《关于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实施办法》,交流校长60人、教师1203人。仁寿县政府与四川省教育科学院签订《仁寿县教育体育综合改革框架协议》,做好教育体育综合改革顶层设计。仁寿县教育体育局与四川省教育科学院签订《仁寿教育管理“领航”培养协议》,开办为期三年的 “三段九阶”培训,为仁寿教育管理培养100名“领航”人才。先后邀请国家级、省级教育专家52人次和全国优秀教师133人,来仁寿培训干部、教师4.78万人次。2017年,全国教育科研规划课题《西部丘陵大县乡村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实践研究》申报成功,并顺利开题。2018年10月,全省教研室主任论坛在仁寿成功举行。
完善乡村教师的配置机制。根据乡村学校教师的需求情况,采取“统一招考、缺科交流、跨校走教、按编拨费、提高待遇”等措施,足额配备乡村教师。建立艺术基地学校14 所、走教基地学校38所,邀请20名本土艺术家走进学校开展艺术、体育、书法培训。
正向激励增添后劲。建立学历提升机制,小学教师专科学历达97.4%,初中教师本科学历达71.7%。每年评选表彰优秀校长、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学科带头人300余名。每年将教师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近三年安排教师培训专项经费900万元、优秀教师政府津贴奖100万元。仁寿县有省级骨干教师140名,市级骨干教师592名,县级骨干教师1381名;县级学科带头人100名,市级学科带头人5名;县级以上名教师83人,名校长10人。
建立名工作室。仁寿县建立名工作室7个,学科工作室28个,德育工作室1个,覆盖全县大多数学校教师240人。按照“名师引领、同伴互助、研训结合、注重实效”的原则,传授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和典型经验,指导教育教学改革。同时,安排工作室专项经费,明确工作室职责,建立考核机制,实现开放、共享、兼容、创新、优化,有力促进乡村学校教师素质能力的提高。
高质发展 领跑教育
教育改革凸显特色,全县以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发展、推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为目标,实施课程、课堂、课题“三课”改革,实现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两个转变。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开设选修课、上好活动课。编写地方教材《可爱的家乡——仁寿》,并在小学五年级使用。编写并推广使用禁毒、防艾、防校园欺凌、国防教育等校本教材。
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多元育人全面发展。设立校外社会实践基地500亩,其中,满井镇初中建成省级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年均接待1.5万人次的学生到基地开展拓展训练、科技活动和法制教育活动。实施“1321”工程,指导学生每天在校体育锻炼1小时、在家锻炼3分钟,掌握2项体育技能,拥有1项艺术特长。多形式开展大课间活动,将诗词诵读、安全常识、韵律操等融入其中。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逐年提高。创建省级阳光体育示范学校5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3所。17人次在四川省武术套路锦标赛中获得冠军,其中,谢铭杨荣获“国家健将级”称号。举办26届县级“小百灵”音乐舞蹈比赛和26届师生书画现场比赛,8万余人次师生参加。借力北京荷风艺术基金会公益组织,在宝马镇九年制学校启动乡村艺术教育“雏菊工程”,聘请省艺术高校教师定期授课,组织县内艺体骨干教师跟班学习,引领艺体教师专业成长。学生李鸿熙获全国青少年语言艺术展演总决赛金奖,城北小学学生舞蹈《小芝麻官》获四川省第九届中小学生艺术节一等奖。
“我们做教育,不能够机械地搞教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品质要面向未来,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仁寿的教育一定能够再创辉煌,一定能够让人民更加满意,一定能够让组织放心。”仁寿县教育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郑燕讲道。
蓝图已绘就,行动争朝夕。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必将是仁寿教育改革发展历程中又一个不平凡之年。办有品质的教育,服务仁寿全国经济百强县建设,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建设,新时代赋予了仁寿教育工作者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
时间的脚步永不停歇,仁寿教育的每一步前行,必将带给人民对美好生活更为真切的获得感和自信力。
钟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