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刊平台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72 邮发代号:61-41 总编辑:李晨赵 Email : xnsbshe@126.com
第01版:要闻
内容详情 2018年12月25日 返回该版首页

成都高新区公布16字高新精神 争先率先建设国家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成都高新区公布16字高新精神

争先率先建设国家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本报讯(记者 王舒琴)作为改革开放后国家批准的首批国家高新区之一,成都高新区恰好迎来建区30周年。近日,记者获悉,经过前期网络票选和专业研究机构评审,成都高新区面向社会公布16字高新精神,即“创字当头、惟高惟新,以质为炬、争先率先”,凝练概括过去30年指引高新人争先创先的精神,更好引领区域未来发展。

发布高新精神 引领未来发展

1988年,以建设国家高新区为重要内容的火炬计划正式实施,成都高新区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顺时而生,成都高新区用30年的时间,实现了创新创业企业从零星几家到12.8万户的飞跃。

“‘创字当头’是对成都高新区筚路蓝缕、艰辛创业史的概括,也是我们发展的主旋律。”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回望过去30年,成都高新区通过创新、创业、创造,吸引汇聚一大批高素质人才,引进培育一大批高技术企业。

“‘惟高惟新’,‘高’和‘新’是我们创新创业的方向和标杆,高站位、高标准、新机制、新作为强化担当,高水平、高科技、新技术、新模式寻求突破。”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向未来,写好一个“创”字,做好“高”“新”两篇文章,仍然是是成都高新区的头等大事。

“‘以质为炬’就是作为国家火炬事业的重要实践者,成都高新区更应该站在新的起点践行新思想新战略,扛起高质量发展大旗,擎起‘高质量’的火炬,用以指引方向,汇聚力量。‘争先率先’是行动自觉,‘争’就是要只争朝夕、拼搏奋进,‘率’就是要率先谋划、率先落实、率先干成,真正担当起成都产业主支撑、创新主引擎的高新责任。”

推动“四个转型” 加快建设国家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30年来,在改革开放的春凤里,成都高新区始终秉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加快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创新与创业结合”,交出一份亮丽的答卷——综合实力迈入国家级高新区第一方阵。

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西部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国创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试点园区,以及四川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核心区,成都高新区在国家、省、市的大力支持下乘势而上,加快建设国家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三十而立”的成都高新区,勇担使命再出发。今年以来,成都高新区相继出台多项重磅政策。对外发布《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改革攻坚计划》,加快构建开放型现代化产业体系,到2020年基本建成5000亿级电子信息产业(含软件业),发展壮大3000亿级的新经济产业,加快建成550亿级生物产业,区域创新驱动体制和现代化产业体系率先形成。

召开产业培育大会,发布《关于深化产业培育实现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意见》,提出加快构建以种子期雏鹰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平台生态型龙头企业为重点的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探索业界共治产业发展新模式,进一步深化产业培育机制,把产业培育提升到“生命线工程”的战略高度,加快培育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本土企业。

新时代书写新答卷,新征程谋划新作为。成都高新区即将发布《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实施意见》,聚焦“产业振兴崛起、人才优先发展、生活城市建设”,以构建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为中心加快建设四大产业功能区,加快推动从招大引强外延发展向外引内培并重发展转型、从要素资源集聚高地向创新资源转化高地转型、从产业规模扩张向注重产业生态培育转型、从比拼优惠政策向营造良好环境转型等“四个转型”,建设国家高质量发展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