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期,西南各地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出台,进一步调动了广大民营企业家的热情,民营经济已经进入能量释放、产业升级的新阶段,迎来了大发展的又一个春天,并将继续开创可持续发展的崭新局面。
西藏
西藏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吹风会近日在拉萨举行,当日介绍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民营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21条政策措施助力西藏辖区内民营企业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拉萨中心支行联合西藏银保监局、西藏证监局出台《实施意见》,从货币政策支持、完善信贷管理制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破解民营企业融资瓶颈、推行减费让利、加强风险防控、建立统计监测通报制度等10个方面,提出21条金融政策措施。
“西藏民营企业大部分处于创业阶段,融资难问题更加突出。”中国人民银行拉萨中心支行货币信贷处副处长杨富彬说。
《实施意见》要求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信贷业务实行差异化的考核政策,单列信贷增长计划,各银行对民营企业贷款增速要高于各项贷款增速5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贷款占比低于全区平均水平的,要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0个百分点。同时在推进担保方式多元化方面,鼓励金融机构采取信用贷款方式发放贷款;扩大抵质押物范围,发展动产质押融资、知识产权融资以及农村新型产权抵押融资业务;融资模式创新,采取供应链融资、商圈融资等模式支持民营企业抱团发展。
另外,驻藏“一行两局”要求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每个网点机构的行长或主任对接一家民营企业,每月联系一次,对困难企业加大现场走访频度,同时每季度一次为民营企业提供财务、税务、人力、法律等配套服务。
刘洪明
重庆
近日,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重庆高院党组书记、院长杨临萍与9位民营企业家代表面对面,共话民营经济司法保护工作。杨临萍强调,全市法院要按照中央、市委的决策部署,继续完善升级“1+X”民营经济司法保护机制,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方位、多层次、无缝隙的司法保障与服务。
据了解,“1+X”民营经济司法保护机制是重庆高院在抓好与市工商联联合出台的民营经济司法保护意见16条落实的过程中形成的,即以“16条”为中心,以制度细化、机制落实、实践操作、工作保障为目标,建立具有开放性、发展性、回应性、具体性的“X”工作机制。
目前,重庆高院已落实了典型案例示范引领机制、与工商联共建的商事案件诉调对接机制、三级法院与各级工商联的常态化联络机制和工商联反映情况的规范办理机制这4项工作机制。今年内,还将落地5项机制,包括建立重庆法治化营商环境司法评估指数体系,建立年度民营经济司法保护白皮书和民营企业法律风险防控提示书的“两书”机制,健全民营企业救治和退出机制,完善互联网时代商事争议解决机制,落实民营经济司法保护督查机制等,使民营经济司法服务机制得到不断健全和完善。
在认真倾听民营企业家代表的意见建议后,杨临萍指出,全市法院要准确把握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深入了解当前民营经济发展遇到的困难问题,坚定信心和决心,共同努力、齐心协力,为切实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刘洋
四川德阳
本报讯(记者 李鹏飞)记者23日从四川德阳市政府获悉,《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春风行动”方案》日前正式印发,这标志着德阳将通过实施融资解困行动、欠款清收行动、遗留问题攻坚行动、要素保障创新行动、营商环境提升行动等“五大行动”,着力解决民营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实际困难,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据了解,德阳将实施财政金融互动,根据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贷款余额、新增贷款等指标进行综合考评,引导银行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同时,完善融资担保体系,建立市场化、专业化运作机制,帮助有技术、有市场、发展前景好但抵质押不足的企业增信;还将创新信贷产品,积极推广“银税互动”“小微快贷”等信用类产品,辖区内每家商业银行至少推出一款针对民营企业的创新产品,扩大民营企业服务覆盖面,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
德阳将开展拖欠民营企业资金专项清理,全面清理市、县两级政府部门、国有企业等拖欠民营企业资金情况,制定还款计划,并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按计划还款。对于民营企业遗留问题,该市将进行摸底排查,列出清单,并逐一制定解决办法,“一企一策”,全面妥善解决。
在优化民营企业生产要素供给方面,德阳将创新民营企业用电服务,为规上民营企业免费制定市场化交易方案,配备专属用电秘书,提升企业用电质量;向重点民营企业无偿提供节能评估和巡视服务,降低企业运维成本;梳理日用气量达到3万方的民营企业,协调原供气单位、中石油、中石化等有关单位,帮助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用户落实天然气“转供”改“直供”。
为降低民营企业物流成本,德阳将实行货车年审、年检和尾气排放检验“三检合一”,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取消总质量4.5吨及以下货运车辆道路运输证和驾驶员从业资格证。推进交通、公安联合执法机制常态化、制度化,避免重复检查。完善城市配送车辆城区通行管理制度,适当放宽中心城区入城证办理条件,对新能源物流车给予入城和通行便利,畅通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
进一步缓解民营企业招工难、用工荒,德阳将建立民营企业用工需求库,举办“民营企业招聘周”、民营企业招聘进校园等专场招聘活动,为民营企业招聘员工搭建对接和服务平台;举办民营企业职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专班,加强高技能人才培训,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与此同时,德阳将优化不动产权证办理和抵押登记流程。以“不变不换”为原则,若企业申请将土地证、房产证更换为不动产权证,对已进行土地和房产测绘的且土地利用现状未发生改变的不再重新测绘,缩短办证时间。优化抵押登记办理流程,国土部门与银行合作试点推行抵押登记业务前置,办理抵押登记业务只需在银行提交资料,不动产登记机构在规定时间内出具不动产登记证明。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在不偿还原有贷款或不另行提供担保措施的情况下,将房产证和土地证更换为不动产权证。
德阳还将建立统一企业信用信息及沟通交流平台,加强民营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和应用,整合司法、税务、社保、环保、安监、水、电、气等各类信息,建立企业信息授权查询机制,健全民营企业与政府部门沟通交流及问题及时解决机制。此外,德阳还将加快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结算审核,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后,在资料齐备、程序合规的情况下,5000万元以下的项目,35个工作日内完成结算审核工作;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60个工作日内完成结算审核工作。
把阳光雨露洒向民企之根
随着中央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各级政府近期密集出台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行动之快,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稳定了民心,提振了信心,鼓舞了人心。但是,记者在基层调研时发现,一些民营企业家仍担心扶持政策难以落实。
要避免政策沦为“画饼充饥”的笑话,必须让这些扶持政策落到实处。要解决民营企业的困难,让好政策“落”进民企的“胃里”,真正惠及民营经济。
基层政府扶持民营经济发展,重在落实。假如以开会落实精神,以文件落实文件,对民营经济的发展并无多大用处。
前几年,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不可谓不多,力度不可谓不大,但由于执行层面存在问题,“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并未产生预期的效果。比如,中央曾先后两次出台支持非公经济发展的“非公36条”,让广大民营企业欢欣鼓舞,但总体来说,后来政策的落实情况和民营企业的期待有很大差距,执行效果也并不十分理想。
从现实情况来看,过去形成了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弹簧门、玻璃门、旋转门、卷帘门”,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没有落实到位:一些领域,一些政策缺乏连贯性,像卷帘门一样随时可以被拉上拉下;一些政策让民营企业看到了新的发展机会,但想进入时,厚厚的玻璃门阻挡了发展;好不容易进去了,“关门打狗”的事情偶有发生,还随时可能被弹簧门弹出去,或被旋转门转出来。
要让支持民营企业的好政策,不只是画在纸上,而能真正落到民企“胃里”,关键在于一件件精准落实、解决实际问题,在于“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久久为功,功成不必在我”的责任意识。
“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民营经济是顽强的灌木,是连片的防护林,对于地方各级党委政府来说,只要把阳光雨露真正洒向民企的“根部”,民营经济一定能茁壮成长。
裘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