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刊平台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72 邮发代号:61-41 总编辑:李晨赵 Email : xnsbshe@126.com
第07版:周末
内容详情 2019年01月04日 返回该版首页

我家菜篮子变化大

我家菜篮子变化大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的确,居家过日子离不开一日三餐,离不开买米买菜,买米买菜自然少不了米袋子和菜篮子。每当我想起从1979年5月我与妻子结婚成家至今,近40年的时光里,我家开伙做饭、提篮买菜的情景时,就思绪奔涌,并促使我情不自禁地打开电脑,书写那些从心坎儿里奔流出来的万千感慨!

我出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初,1971年1月幸运地被招工,在一家国有企业当了工人。1974年我应征入伍,在西北某军区部队当了一名解放军。经过几年服兵役的锻炼,退伍之后回到原来的企业,当了一名企业管理人员。自然,在未成家前单身汉的日子里,无需自己动手做饭,只需买了饭票,去单位食堂就餐就行了。1979年5月,我与同企业的一名女工恋爱结婚,并在单位分配了一套有两间小房间、一间小厨房,共计27平方米的住房。这在住房紧缺的当时,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刚刚搬进那套住房时,我和妻子都激动得有点儿“找不着北”了。

有家有厨房,开伙做饭那是水到渠成的事儿。可惜我的厨艺太差,幸好妻子的厨艺可圈可点,本着能者多劳的原则,上灶做饭的重任自然就由我的妻子承担了。买菜的事情则由我与妻子轮流负责。那时候,我和妻子的工资收入不多,老家还有长辈需要我们赡养,所以,我和妻子的伙食费控制得相当严格。因此,上世纪80年代期间,我们家的菜篮子里面,经常装的是白菜、萝卜、青菜等蔬菜,只能10天、半月或节假日,才能购买一些肥猪肉或大棒骨。那时,我们不能奢侈地购买油水不大的瘦猪肉、鸡鸭肉,因为肥猪肉和大棒骨的油水大些,既能解馋,又能提供身体所需的“能量”,因此成为了我们当时改善伙食的最佳选择。

走过了艰苦奋斗的80年代,时光的脚步迈进了逐步富裕、持续奋进的90年代。因整个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我们所供职的企业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我和妻子也因工作技能和业绩的持续提高,工资收入有了相应的增加,我们家的生活品质自然也水涨船高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们家搬进了一套100多平方米的新房,购买了大屏幕彩电、空调和电脑;厨房里增添了电饭煲、电冰箱。令人欣喜的是新家与菜市场之间的距离很近,购买粮食和蔬菜副食非常方便。在此期间,我们家的菜篮子时常就会将新鲜的白菜、黄瓜、苦瓜、辣椒、莲藕和鱼虾、牛肉、鸡鸭等,轮换着适量地提回家里。膳食的改善,促进了家人的身心健康。这期间,我和妻子多次被企业评为先进工作者,子女品学皆优,健康成长。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农村大棚蔬菜增加、农林牧副渔等绿色种植养殖以及营销方法的创新发展,在我们这里,一年四季都可以买到新鲜的蔬菜和瓜果,乃至海鲜、河鲜等,上述种种变化,几乎淡化了蔬菜的生长季节和淡季旺季之间的差异。与千家万户一样,新世纪以来,我家的菜篮子里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餐桌上的菜肴更加丰盛了。

更为可喜的是,最近几年,随着超市蔬菜和粮食等营销方式的创新发展,人们足不出户,通过手机网购,就可以购买各类新鲜蔬菜副食与粮食,并且由有关超市送货上门,无需支付送货上门的费用。如此网购,大大地延伸了人们的“菜篮子功能”,购货特别方便,令人赞叹不已。

一叶知秋,滴水藏海。“菜篮子”的可喜变化是改革开放成就史册鸿篇巨制中的一个片断。伟大祖国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富裕走向强大,取得了巨大成就。想想过去,看看现在,望望将来:改革开放再出发,前程更加灿烂。我们坚信,在阔步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进程中,人们的“菜篮子”必将更加春意盎然美味多姿,并将促进中华儿女更加砥砺奋进顽强拼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荣光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