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刊平台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72 邮发代号:61-41 总编辑:李晨赵 Email : xnsbshe@126.com
第05版:经济与法
内容详情 2019年01月08日 返回该版首页

商家携预付卡余额跑路 谁来监管?

商家携预付卡余额跑路

谁来监管?

健身房、美发店、洗车店、蛋糕店等等,为了“锁定”客户,声称“办卡”可以享受充值返现等折扣。因此,不少消费者喜欢在自己常去的店“办卡”。这样的卡被称为单用途预付卡,持卡者只能在发卡机构指定的商户或门店消费。

殊不知,这项本来应该成为商户和消费者之间互相便利的交易,因为有些商户在消费者办完预付卡之后携款跑路而让消费者后悔不已,不仅难以享受服务或折扣,就连卡里的余额也很难追回。

“店铺关门”“商家跑路”,消费者手里的卡片就成为废纸一张,后续的追款之路更是漫漫。那么,到底应该如何规范预付卡消费?

跑路商家违反《合同法》

根据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统计,2018年上半年,生活、社会服务类投诉共44787件,主要集中体现在预付式消费较多的娱乐健身、美容美发、餐饮住宿、修理服务等服务行业。其中,部分经营者因经营不善等原因,发生关门歇业、易主、变更经营地址等情形,既不能继续按合同约定提供服务,也不采取其他善后措施也成为消费者主要投诉的问题。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张新年对记者表示,因商家与消费者之间成立了服务合同,当商家在尚未履行或是未履行完合同义务即“跑路”的行为,违反了《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的规定,此时,商家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有不少消费者产生疑问,商场里的商家跑路,作为管理方,商场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吗?

张新年律师告诉记者,消费者在办理预付卡时,即与商家产生了相应的服务合同法律关系,消费者支付一定的金钱购买商家提供的相应服务。在这之间,商场作为商家经营场地的提供者,与商家之间仅存在相应的租赁合同法律关系,并不存在相应的担保法律关系,所以对于商家携预付卡“跑路”的事情,商场对商家并无任何担保责任。

专家称应多层面规范预付卡消费

近年来,关于商家携预付卡余额跑路的事件屡见不鲜。针对预付卡存在的诸多问题,中消协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邱宝昌律师对记者表示,要减少预付卡消费的经营活动隐患,应该从商家入门门槛开始限制。

邱宝昌律师说,可以对经营者的成立期限设定一定条件,对经营者及其高管人员设定一定门槛。

“对经营者预收的资金用途加以规制,要求只能用于为消费者提供相关商品或服务范围之内,不得挪作他用。”

同时,邱宝昌律师还表示,从执法层面,也应规范预付卡消费。行政执法部门接到消费者投诉后应及时查处,并根据查处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及时对外公示。

从司法层面来看,“对于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案件,法院应当及时立案审理,及时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邱宝昌律师称。

对消费者来说,要确认自己是否真的长期需要此类服务,不要贪图一时的高折扣或者轻信商家的销售话术,还要降低预付额度,缩短使用周期。综合考虑商家情况以及尽量签订书面协议等手段,都可以维护自身权益或将损失降到最小。

潘亦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