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将至
汤圆市场闹得欢
□本报记者 胡斌 文/图
“星月当空万烛烧,人间天上两元宵。”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花灯,猜灯谜,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成为世代相传的习俗。在元宵节这天,吃汤圆可谓是最有代表性的习俗之一了,吃汤圆象征着一家人团团圆圆,对农历新的一年也是一份美好寄望。
元宵节将至,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一场以“闹元宵、庆丰年”为主题的元宵商品交易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2月13日,记者来到元宵商品交易会现场发现,虽然元宵节还没到,但是已经有不少人前来选购商品,为元宵节的到来做准备。
记者在现场看到,展销商纷纷将各类休闲食品、肉制品、糖果糕点、农副食品、土特产等摆上柜台,他们一边介绍着自家商品,一边热情地拿出小吃让大家试吃,来自俄罗斯、泰国、法国、巴基斯坦等国的进口食品也吸引着不少人的目光。除了这些特色美食之外,此次交易会上还有各类服装服饰和珠宝工艺品,包括箱包、皮具、玉器、紫砂陶瓷、藤编木器等产品。据悉,本届元宵商品交易会将持续到2月20日,期间还将举办万人闹元宵启动仪式、元宵民俗文化游园活动、迎春主题大促专场等活动,重点突出元宵节文化习俗,全力营造欢乐购物氛围。
在众多货品之中,最受大家欢迎的还是汤圆。在一家专售汤圆水饺等速冻食品的货柜前,挤满了不少前来购买汤圆的市民。“每年元宵的晚上,我们家都会一人吃一碗汤圆,象征新的一年团团圆圆、合家欢乐、万事如意,图个喜庆嘛!”前来购买汤圆的市民姚婆婆笑着向记者说。
“在元宵节这天,南方的习俗是吃汤圆,北方大部分地区都是吃水饺,我们这里汤圆水饺都有卖,因为是在成都,相比之下汤圆是卖得最好的。”专售汤圆水饺等速冻食品的张师傅告诉记者,“以前做汤圆用的馅儿比较单一,基本都是芝麻馅儿,现在有豆沙馅儿、芝麻馅儿、果仁馅儿,甜的咸的应有尽有,烹饪方法也不再是单一的水煮,可以油炸、煎炒等,价格也很亲民,芝麻馅儿的20元4袋,像这种水果馅儿的15元两袋。”张师傅一边做着介绍,一边端着煮好的汤圆让大家品尝。
汤圆味道虽美,但是特殊人群在吃汤圆时仍需注意。张师傅告诉记者,一般来说,甜味元宵的主要配料包括糯米粉、变性淀粉和白砂糖等,其中糖和油的含量相对较高,所以建议大家要适量食用,消化系统相对较弱的老年人和儿童更要注意食用量,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病等特殊疾病患者谨慎食用。
如何选购元宵 国家市场监管局发布消费提示
元宵节将至,人们在当天有食用元宵(汤圆)的传统,记者了解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发布了关于元宵包装食品标签的提示,帮助消费者进行选购。
标签信息要看准
九大要素不可缺
消费者在超市等正规食品销售场所或渠道购买元宵,需仔细查看包装上食品标签内容是否齐全。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要求,直接向消费者提供的预包装食品标签标示应包括: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和规格、生产者和(或)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贮存条件、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品标准代号等9大项目,及其他需要标示的内容。不要购买或食用无标签或标签信息不全、内容不清晰,掩盖、补印或篡改标示的元宵。
两个日期要细看
贮存烹煮遵说明
产品标签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要重点查看。选购元宵时,建议购买保质期内的品质稳定产品,不要购买已过保质期的产品。
按照法规要求,在预包装元宵的标签上都标示着贮存条件。如速冻汤圆一般要求在-18℃条件下储存,无论在选购产品时还是购买后,都应确保产品贮存在标签标示的贮存条件下。
此外,通常在元宵包装标签上,厂家一般会给出合理的烹煮建议,消费者可参考以获得最佳口感。
配料顺序有讲究
致敏信息勿漏读
按照有关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要求,在制造或加工食品时使用的,并存在于产品中的任何物质(包括食品添加剂),都需要在食品配料表中一一标示。加入量超过2%的配料,应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从高到低依次排列。因此,消费者在选购元宵时,可以先察看配料表,了解产品的配料使用情况,再决定购买哪种产品。
配料中若含有可能导致过敏的食品及其制品,如含有麸质的谷物及其制品、花生及其制品等,厂家一般会(不是必须)在配料表中使用易辨识的名称,或在配料表邻近位置加以提示;加工过程中可能带入上述食品或其制品,也宜在配料表临近位置加以提示。因此,易敏人群在挑选或食用元宵时需注意仔细查阅配料表,以及配料表邻近位置是否有提示信息。
营养标签细阅读
参照购买更合适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元宵标签上还会提供营养标签。营养标签主要包括:表格形式的“营养成分表”,以及解释营养成分水平高低的“营养声称”和解释健康作用的“营养成分功能声称”。其中,营养成分表至少应标出5个要素(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的含量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的百分比。消费者可根据营养素参考值和自身状况选择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