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岑巩:
种桑养蚕让群众吃下了脱贫致富“定心丸”
“政府不仅给我们免费送桑苗,还教我们种桑养蚕技术,让大家吃下了脱贫致富的‘定心丸’!如今我们都拧成一股绳,努力发展种桑养蚕产业多创收,早日过上好日子!”正在栽种桑苗的岑巩县大有镇和平村大木号组群众邹辉激动地说。
为摘掉深度贫困村的帽子,紧抓今年整县脱贫出列任务,该县大有镇积极谋划,紧抓产业扶贫,结合和平村地处岑巩县下溪水库建设上游、田土耕种面积相对较少,且多为分散块田等地理条件限制因素,只适宜发展绿色生态产业的特点,把桑蚕产业作为和平村重点扶贫产业来抓,积极引导群众改变以往种植玉米习惯,鼓励群众种桑养蚕,大力推进桑蚕产业的发展,切实提高群众的收入。
该镇充分利用上级精准扶贫产业发展资金,整合镇本级资源,2018年冬末-2019年初春,全镇共筹集扶贫专项资金37.4万元,在和平、白岩山、中洞、木召等村实施桑蚕种植300余亩,为农户免费发放桑苗20多万株,并为其购置架材、蚕种、肥料等,惠及贫困群众60余户150人。
“这几天通过培训懂得养蚕技术,懂得种桑注意事项,懂得管理懂得护理,收获很大。现在国家政策好,流转土地、耕地、发展产业、参加技能培训班等都有补助,我一定要好好珍惜。”该镇和平村小水沟组的邹发生喜滋滋地说道。
“我家在政府的帮助下不仅养了40余只鸡12头猪,现在镇里号召大家种桑养蚕,我家的地也不能荒着,赶上了好时代,遇上了好政策,就要用勤劳的双手撕掉贫困的标签!只有艰苦奋斗才会有脱贫致富的幸福生活。”中洞村廖家沟组的向连文算了一笔账,他家目前在屋边搭蚕房,投资1万余元,种10亩桑田,第一年每亩桑田可养蚕1.5张,每张按照50公斤计,由杭州建德市企业来岑巩建立蚕桑服务公司按保底价格每公斤40元收购,桑苗、蚕种、肥料都是政府免费发放的,除去投资,第二年就可以赚钱了,是个“当年栽桑、当年养蚕、当年见效益”的产业助推脱贫致富好项目。
通讯员 吴帆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