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刊平台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72 邮发代号:61-41 总编辑:李晨赵 Email : xnsbshe@126.com
第06版:扶贫前沿
内容详情 2019年04月03日 返回该版首页

石斛变盆景 脱贫有妙招

石斛变盆景 脱贫有妙招

——记创新种植能人熊德刚

【人物名片】

熊德刚,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永和乡大林村4组组长、乡人大代表。他种植石斛、白芨等中药材,创新栽培方式,创造性开发出中药材种植盆景艺术,带领4组13户贫困户和附近群众脱贫致富。

【先锋事迹】

3月21日早上,记者来到熊德刚家时,他正在中药材盆景园内忙碌。

“今天天气好,我把园内的盆景整理下,修枝剪叶。”熊德刚放下手中工具,为我们泡了一杯白芨花茶,5朵淡黄色的白芨花在水中舒展开来,散发着清香。“白芨花茶养胃,我每年都要做十几斤,销路好得很。”熊德刚说。

今年50岁的熊德刚,1991年开始种植兰花,1993年种植中药材,最初只是零星种植,拿到集市上去卖,挣点零花钱。经过一段时间的售卖,熊德刚注意到,城里人喜欢造型独特、装饰新颖的盆景,放在家里或者办公室。熊德刚的灵感来了,“让中药材提升盆景的观赏价值,销售价格更高。”

通过培育、修整,熊德刚把一根根石斛树根、桩头变成了“盆景”,有几厘米高的小盆景,也有半人高的大桩头,甚至有用木板栽植挂在墙上的。放到市场上,“石斛盆景”总是被一抢而空,价格也比单卖石斛高出20多倍。

经过几年的辛苦劳作,熊德刚自家庭院里摆满了兰草和用石斛、白芨、重楼等中药材栽培的盆景,家门外的坝子上也建起庭院经济中药材盆景园,每年的收入不断增长。

近年来,石棉县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引导农民群众搞特色养殖、特色种植和乡村旅游体验园。“我是组长,要帮助大家一起富。”熊德刚瞄准组里的13户贫困户,为他们提供中药材种苗、栽培技术,帮助他们发展庭院经济,“去年,这13户贫困户已经全部脱贫。”在熊德刚的带动下,包括2户贫困户在内的7户村民在2014年就成立了石棉县永和乡永旺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起60亩的大棚种植园区。

熊德刚说,最近有不少商家找上门来谈批量收购中药材盆景,他们的种植规模还要扩大、收入也会更多。

王飞 文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