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刊平台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72 邮发代号:61-41 总编辑:李晨赵 Email : xnsbshe@126.com
第08版:生态
内容详情 2019年05月01日 返回该版首页

四川省对外公开 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

四川省对外公开

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

□本报记者 胡斌

近日,记者从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了解到,2017年8月7日至9月7日,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对四川省开展了环境保护督察,并于12月22日反馈了督察意见。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把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重大民生工程,扎实有力推进整改落实工作。截至2019年3月底,四川省89项整改任务中,有45项已完成整改,有39项整改推进达到序时进度,其余5项正在抓紧推进。2017年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四川省期间交办信访件涉及的生态环境问题9070个,已整改完成8839个,完成率97.5%。

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抓好反馈意见整改落实。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制度保障。四川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四川省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靠前指挥、亲力亲为。四川省委常委会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多次研究部署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并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批示精神的专题学习;  二是压实整改责任,强化监督考核。制定《四川省党政同责工作目标绩效管理办法(试行)》《四川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工作目标绩效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将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情况作为省直有关部门和21个市(州)党政同责考核的重要内容;三是整改成效明显,环境质量有效改善。2018年,四川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各项指标均达到“十三五”以来的最好水平。

借力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一是坚决以生态环境保护硬约束推动绿色发展。加快编制四川省完善环境准入促进绿色发展实施方案,扎实推进长江经济带战略环评“三线一单”编制工作;二是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加强河长制湖长制督导检查。组织编制四川省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坚决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三是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结构优化,推动产业向园区集聚集约发展,制定实施《四川省2018年度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工作方案》,实施“气化全川、电能替代、清洁替代”工程,煤炭消费比重从2013年的46.8%快速下降至2018年的29.5%;四是坚决守住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14.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幅员面积的30.45%。开展自然保护区“绿盾”行动和专项执法检查,专门成立省自然保护区矿业权整改工作领导小组,修订出台《四川省自然保护区专项督察矿业权问题整改工作方案》;五是夯实环境安全基础。把生态环境风险纳入常态化管理,加大全省企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力度,继续推进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应急演练、预案管理等工作,有效防范环境风险,及时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六是完善生态环保治理体系。按期完成机构改革任务,推进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改革,深化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在长江流域率先建立多个省份之间水环境横向补偿制度,与贵州省、云南省签订《赤水河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每年共同出资2亿元,实施横向生态补偿。

关于下一步的工作安排,四川省将以更高的要求、更严的标准、更实的举措,持之以恒抓好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及长江生态环境问题的整改落实,决不因多年积累的问题而推责,决不因涉及复杂利益而回避,决不因可能造成一些经济损失、付出一定代价而退缩,决不因需要较长时间治理方能见效而延缓,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确保高质量完成整改任务,切实肩负起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政治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