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刊平台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72 邮发代号:61-41 总编辑:李晨赵 Email : xnsbshe@126.com
第08版:生态
内容详情 2019年05月15日 返回该版首页

四川省广安市新寺村: 生态种养相得益彰

四川省广安市新寺村:

生态种养相得益彰

近日,笔者在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消河乡新寺村看到,一片片核桃、黄精产业遍布田间地头,生长极为茂盛。在产业基地附近,新建有一处标准化的养猪场。“我们通过种养结合,探索‘猪—沼—林’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全村产业实现了绿色生态发展。”新寺村党支部书记周建忠说道。

新寺村从2014年起,通过引进业主和政府扶持,规模发展黄精中药材和核桃产业800余亩,还成立了种植专业合作社。为解决基地灌溉和施肥难题,合作社每天由专人开着罐车,到10公里外的大有乡一心村和彭河村运沼液。“每车可装5吨,只能浇灌1亩地”,周建忠介绍,“抛开人力成本和车辆磨损,每个月光油钱就要花1000多块。”从产业基地建立之初,在村内再建一处养猪场,实现养殖粪水就地消纳,发展“猪—沼—林”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模式便成了周建忠的一大愿望。

经过几年时间的考察和筹备,新寺村通过联手广安德康生猪养殖公司,投入资金300余万元,于今年2月在村内建成了600平方米宽、共6幢圈舍的标准化养猪场,还配套建起4口500立方米的沼气池。“养殖场存栏生猪1500头,每天可产沼液60吨,完全能满足产业基地的灌溉使用”,新寺村主任彭建兵表示,“现在不用每天到外地去运沼液,在节省成本的同时,又发展起了新的产业,拓宽了群众增收路。”

“明年村内有200亩黄精可以开挖上市,按每亩3500元计算,收入70万元莫得问题。”周建忠信心满怀地表示。

刘峰 冯宗林 特约记者 张国盛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