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刊平台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72 邮发代号:61-41 总编辑:李晨赵 Email : xnsbshe@126.com
第06版:市场
内容详情 2019年07月02日 返回该版首页

从一粒粮到一滴酒的蜕变

四川宜宾翠屏区探索“第六产业”——

从一粒粮到一滴酒的蜕变

6月28日中午,宜宾市翠屏区农技站站长伍燕翔来到位于李庄镇的李庄左弯酿酒专用粮基地,查看高粱和水稻的生长情况。看到地里的水稻因前几天的低温而出现坐蔸现象,伍燕翔马上叫来了管理人员,“从现在开始,这片水稻要进行浅水管理,并增施叶面肥和硫酸锌。”

翠屏区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8年,以五粮液、叙府酒业为龙头的名优白酒产业产值354.8亿元,白酒产业成为该区当之无愧的支柱产业。

如何发挥支柱产业的带动作用?翠屏区以酿酒专用粮基地建设为抓手,探索出一条“第六产业”(一产+二产+三产融合发展)发展道路。

酒的品质如何,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酿酒用粮食的质量。宜宾本地种植的高粱支链淀粉含量和单宁含量适合酿酒,但相比于种玉米,高粱种植的技术含量更高,且酿酒专用高粱和水稻用途单一,其价格受市场波动影响大。

怎么办?伍燕翔介绍,政府下大力气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给予农民选种、播种、科学施肥等技术指导,并约定最低收购价格,稳定酿酒专用粮食市场。在左弯酿酒专用粮基地,记者看到,斜坡上的每一块地都用水泥网格进行固定,缓解水土流失,有机肥发酵系统、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也一应俱全。“平均每亩高粱的产量在400公斤,收购价每公斤约6元,每亩地的收益在2000元以上。”伍燕翔说。

12万亩酿酒专用粮基地的功能不仅仅只是保障白酒产业的原料供应。该基地靠近李庄古镇景区,第三产业配套设施也被纳入考虑。“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水泥步道、观景台等基础设施也一并修建好了,目前正在装修一个从一粒粮食到一滴酒的博物馆,继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在基地负责粮食种植的合作社负责人告诉记者,一些游客听说古镇附近有这样一大片酿酒专用粮食的生产基地,都要到这里游览一番。“尤其是在7月份高粱成熟和二三月油菜花开花的季节,每日游客络绎不绝,村民的小生意也十分红火。”

“下一步,我们还将以万亩为单位继续推进酿酒专用粮基地建设。”伍燕翔介绍,同时还将继续加大投入进行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推动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让酿酒专用粮基地产出更多效益。

黄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