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川药品牌形象 助力中医药强省建设
四川首个中药产业产销用对接洽谈会举行
□本报记者 赵蝶 文/图
近日,由四川省商务厅主办,四川省医药行业协会承办的四川省中药产业产销用对接洽谈会在成都举行。四川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刘欣,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杨波出席洽谈会并致辞,刘欣宣布四川省中药产业产销用对接洽谈会开幕。200余家单位踊跃参会参展。
据记者了解,四川省中药产业产销用对接洽谈会是落实省政府关于开展“三个一批”(重点企业、重点产品、重点基地)建设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决策部署的一次具体行动,旨在搭建以“三个一批”为重点,中医药产业相关主体广泛参与的产销用衔接互动、交流合作平台,以畅通中药流通渠道,提升川药品牌形象,构建更加完善的中药现代营销体系。
中医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和中华文明的结晶,在人类健康事业中发挥着独特作用。四川是中医药大省,是全国道地药材生产重要区域和全国最大的中药材产地之一,素有“中医之乡,中药之库”的美誉,自古便有“无川药不成方”之说。四川中药资源蕴藏量、常用中药材品种数、道地药材品种数、国家GAP认证数居全国第一。中医药产业是四川省“5+1”现代产业体系中医药健康产业的重要支撑力量,是四川省七个优先发展的千亿产业之一。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产业发展,确立了“兴医兴药并举,事业、产业、文化联动,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并将川药列为全省“10+3”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来打造。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扶贫攻坚的推进,全省中药材生产快速增长。去年,四川省政府启动中医药产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重点基地”建设,将以此带动全省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壮大,提升川药品牌形象和行业核心竞争力。
参会参展单位呈现六个“多”:一是覆盖环节多。参会单位性质不同、业务多样、业态各异,涵盖中药产业链各环节,贯穿产销用研多领域。二是“三个一批”企业多。2019年度已立项的44家“三个一批”企业中,有26家企业参加本次活动,占比达六成。三是特色产品多。参展的中药工业企业、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携带其生产的心血康胶囊、参麦注射液、三七通舒胶囊等川产中药优势产品,以及川芎、冬虫夏草等川产道地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参展,展品总数近300个。四是产销用需求多。经过前期对接,一批中成药、中药饮片企业有望与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中医医疗机构、中药(中药材)流通企业、医药电商企业和科研院所达成合作意向,签约合作金额3000余万元。五是四川企业多。筹备组将企业组织重点放在省内优势企业上。从报名情况看,省内企业占参展参会企业总数的99%。六是来自贫困地区企业多。参会参展单位中,有16家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17家中药工业企业来自省内贫困县,分别占参会参展相应企业总数的五成和三成。
展示洽谈方面,本次活动在成都铁道大酒店会议中心设置了独立的展示洽谈大厅,大厅设中成药、中药饮片和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3个展示区和专门洽谈区,统一进行了展位装饰、氛围营造和样品摆放等。
配套活动方面,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等单位的相关专家学者将就“转型时期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与路径”“中药质量追溯体系建设”“中药在医疗机构中利用与开发”和“数字化在中药营销中的作用”4个主题作专项报告,分析行业发展趋势,剖析行业热点问题,为四川中医药产业发展把脉。省医药行业协会还将召开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工作座谈会,专题听取企业意见建议。
据悉,作为活动的主办单位,四川省商务厅全力做好服务,努力把“四川省中药产业产销用对接洽谈会”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办出影响、办出权威,助力中医药强省建设。同时,将把参加活动的中药工业企业和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纳入重点联系企业库,积极向“惠民购物全川行动”“川货全国行”等省内外品牌市场拓展活动和专业展博会推荐,引导其完善营销渠道,拓展省内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