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召开深化“放管服”改革
优化营商环境现场会
本报讯(记者 李鹏飞)记者从8月27日召开的四川德阳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现场会上获悉,德阳市按照国、省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部署和要求,以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出发点,以深化政务服务侧改革为抓手,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据了解,今年以来,德阳市相继制定了《德阳市营商环境提升年实施方案》《德阳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2019-2020)》《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等一揽子政策文件,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举措上大胆创新突破,全市新增市场主体19528户、增长11.27%,创新创业活力进一步激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明显增强。
德阳市委副书记、市长何礼强调,“放管服”改革是一场刀刃向内的政府自我革命,全市各地各部门要聚焦市场化需求推动改革。“对取消和下放事项要坚决放、放干净、放彻底,在市场准入、土地管理、规划建设、生态环保等方面应赋予园区更多审批权限。要规范和公布行政许可事项清单、权力和责任清单,对已取消的事项,不得以备案、登记、年检、认定等形式变相恢复,切实杜绝‘灰色地带’。”
记者了解到,德阳今年底将把审批时间按项目类别压缩到70-100个工作日。下一步,还将通过流程再造、分类审批、提前介入等举措,进一步减事项、减材料、减跑腿,让审批提速。同时,在经开区、高新区、工业园区、城市新区、产业聚集区等重点区域,推行“区域评估”,在依法依规前提下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改革举措。
此外,现场会还提出,德阳将落实好“最多跑一次”“一窗办理”“一网通办”等现有改革措施,年底前实现“最多跑一次”全覆盖,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事项可网办率均达到100%。不仅要让办事方便快捷成为常态,也要让“满意测评机制”成为常态,要用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来衡量工作成效。
值得注意的是,除加强服务外,德阳还将创新监管机制和监管方式,以稳定市场秩序。下一步,德阳将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企业、个人信用信息统一征集平台,健全信用“红黑”名单制度,守信联合激励,失信则联合惩戒。同时,在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前提下,推进“互联网+监管”,提高监管精准性和有效性。
会上,德阳市政务和大数据局、市发改委、罗江区、什邡市进行了现场交流发言。当天,与会人员实地考察了德阳双创大数据产业示范园、工商银行沱江路营业部政务服务超市,以及市政务和大数据局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举措和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