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刊平台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72 邮发代号:61-41 总编辑:李晨赵 Email : xnsbshe@126.com
第01版:要闻
内容详情 2019年10月01日 返回该版首页

多元服务助农惠农 综合改革持续推进

多元服务助农惠农 综合改革持续推进

四川省供销社系统推动改革发展取得新成效

四川省供销社成立于1951年。近年来,四川省供销社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四川省委省政府和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决策部署,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聚焦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改革发展取得新成效。

持续推进综合改革

近年来,四川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对四川省供销社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指示。四川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意见》,召开全省会议动员部署。各级党委改革办、农村改革专项小组、督查室把四川省供销社综合改革列入工作台账、纳入督查考核,推动改革落地见效。各地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四川省委重大部署,把四川省供销社综合改革列入农业农村改革重大任务,强力推进落实。

各级供销合作社强化统筹协调,督促落实各项改革任务。在10个市(州)、50个县(市、区)开展了3个批次的改革试点,重点突破、示范引路,各地特色经验被广泛复制推广。高质量完成全国总社赋予的“探索构建规范高效双线运行机制”专项试点任务。

创新联合社治理机制

四川省供销社率先示范,调整优化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各市、县完善联合社机构,建立健全“三会”制度。

四川省供销社和146个市、县联合社成立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厘清了联合社党组(党委)、理事会、监事会、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社有企业职责边界,推动企业管理模式由“管人管事”向主要“管资本”转变,建立健全社有资产运行管理办法。

各级联合社完善对成员社的工作考核机制,建立了成员社对联合社的工作评价机制。四川省供销社从社有资产收益中首期提取200万元注入省级供销合作发展基金,用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基层组织建设。

巩固拓展经营服务领域

积极开展以土地托管为重点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构建“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公司(农资企业)+为农服务中心+为农服务站、点”的服务体系。

大力发展农产品流通,初步构建起“市有区域性批发市场、县有综合市场、乡镇有专业特色市场、村有农产品购销网点、社有农民经纪人”的五级农产品流通体系。建成区域性电商运营服务中心72个,信息化改造基层经营服务网点4500个,组建区域性电商物流公司27家,建成“云背篓”省级电商平台,依托总社供销e家形成线上线下一张网。

各地供销合作社积极构建城乡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城乡商贸中心、经营服务综合体,提供多样化服务。巴中市供销合作社积极开展“三帮双代”(帮村理财、帮社记账、帮民办事、代购代销、代耕代养)服务,绵阳市供销合作社在市、县、乡、村四级建成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服务体系。

农村合作金融服务积极稳妥发展。截至2018年底,全省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组织65家,累计发放借款2.65亿元,惠及农户1.5万户。新建县级会计服务中心40个,为村集体经济、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小微企业等3000家经营主体提供服务。

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实施“新型基层社示范工程”“标杆基层社建设工程”,分类制定新型基层社建设标准,安排省财政专项资金2000万元,支持45个县开展基层组织示范建设。2018年底基层社乡镇覆盖率达89%,18个市实现乡镇全覆盖。

多种方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数量较2012年底增加4990个。德阳市、阿坝州积极推动市(州)、县、乡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建设,全省供销社系统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145个。

各地深入开展“党建带社建,村社共同建”行动,发挥“村两委”的政治组织优势和供销合作社的经营服务优势,联合发展特色产业。

加快社有企业转型升级

各级联合社持续深入企业改革,理顺社企关系,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激励、监督、约束机制。四川省供销社和广元、广安、雅安、巴中等地优化重组社有企业资源,组建供销集团,打造企业旗舰。

各地社有企业围绕“三农”需要,巩固传统主业,培育新兴产业,经营范围涵盖农资供应、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合作金融等多个领域。

各地社有企业以资本、股权、产业联结为纽带,强化上下贯通、内外联合、抱团发展。四川省供销社与部分市州、5大银行、科研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为社有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奠定基础。

积极助推脱贫攻坚

调剂安排供销合作社省级综合改革及发展专项资金9000万元,专项扶持45个深度贫困县“两中心一体系”建设,解决扶贫农产品上行“最初一公里”问题。

针对“四大片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深入实施对口合作、共同攻坚,推进“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助增收”。积极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与浙江省供销合作社签订《扶贫协作框架协议》,联合组建企业,启动蓝莓产业发展项目。

制定全省系统开展消费扶贫活动的实施方案,召开专题会议作出动员部署。在5个县启动试点,搭建了“四川消费扶贫网”省级电商平台,联合省邮政公司按照“六个一”的建设任务强力推进,构建“四川扶贫”公益品牌营销渠道。

各地供销合作社大力推广“供销合作社+小农户+贫困户”的扶贫模式,帮助贫困群众创业增收。全省系统累计结对帮扶222个贫困村、帮扶贫困人口4.1万人,投入资金2.21亿元,在贫困地区发展基层组织500余家,实施产业扶贫项目367个,培育贫困地区农产品品牌116个。

据中华合作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