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刊平台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72 邮发代号:61-41 总编辑:李晨赵 Email : xnsbshe@126.com
第05版:壮丽70年●追梦新时代
内容详情 2019年10月01日 返回该版首页

三国文化小城的幸福变迁

三国文化小城的幸福变迁

——亲历者谈七十年来罗江的发展变化

□本报记者 李鹏飞 文/图

初秋的四川德阳市罗江区,阳光明媚,丹桂飘香。走进罗江城区,街道宽敞明亮、商铺规划整齐,房屋建筑独具川西民风特色……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承载着三国古蜀文化的小城,是一座萦绕着历史古韵的小城,更是一座现代与传统并驱生机蓬勃的新城。

70年前,伴随着新中国成立,罗江也迎来了新生。70年来,每一位罗江人乘着“发展快车”,感受着这座三国文化小城经济社会变迁带来的“速度与激情”“幸福与快乐”。

从四条小街到现代化小城

百姓幸福感倍增

1949年12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罗江县城,1950年1月,中共罗江县委员会、罗江县人民政府相继建立。   

居住在罗江区万安镇奎星阁社区,今年已经83岁高龄的老党员袁祖丰至今还记得刚解放后的罗江,当地百姓高兴欢呼的样子。因为罗江县成立,各行各业也都迅速形成规模,“那时候街道很小,全县城只有4条街,从东门走到西门只要几分钟,从北门到南门也只要10来分钟。”

1954年初,袁祖丰进入罗江供销社系统工作,1959年4月20日,罗江县正式宣布撤县,原罗江县城关镇更名为德阳县罗江镇,罗江并入德阳后,各项事业仍旧向好发展。“后来我又到了罗江花生厂工作,那时候的罗江盐脆花生销路好得很,还卖到国外去。”虽然年事已高,但回忆起自己所在企业曾经的辉煌历史,袁大爷仍激动不已。

1996年8月3日,经国务院批复,撤销德阳市市中区建制,分置德阳市旌阳区和罗江县。此时的罗江,又恢复了罗江县的称谓。

“以前罗江城里的房子基本都是砖瓦平房,1996年之后逐渐就有楼房了,完全没想到现在已经有了很多高楼大厦。”袁大爷说,记忆最深刻的是以前的街道每到汛期就涨水,经常还会浸到街道两旁的房子里,为了堵水,他们甚至拿出自己的破旧棉絮来堵在门口。

至2012年,罗江县城建成区面积,由复县前的2.62平方公里增至4.8平方公里,潺亭水城、廊桥等成了县城标志性建筑。

“现在我们罗江又发生了变化,以后还会越来越繁华。”袁大爷的口中的变化是2017年11月罗江撤县建区,如今的罗江区将从区域发展趋势、建制沿革变化、同城德绵战略、区域竞争策略、民生改善目的等五大方面全面开启罗江以区为治的历史新纪元。

“权仗繁华庆盛世,江山美景视有余,历经风雨多磨难,今朝人生好时期。”说到兴奋处,袁大爷还现场即兴作诗一首,以表达自己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感受。袁大爷说,他现在最重要的是要保养自己的身体,好好活着,见证罗江更大的变迁。

三次搬家

幸福感一次比一次强

如果说整座城市的发展变化是大方向的,那63岁的权文忠在全家生活细节上的变化,更足以彰显70年来这座城市的幸福变迁。

幼年的权文忠住在罗江乡下,他曾有个最大的心愿,就是有朝一日能住上一个不漏风雨的房子,“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我这颗牙齿就是小时候在门前摔倒掉了的,房前屋后都没有平稳的地方。”那时很差的住房条件,他至今回想起来仍旧唏嘘不已,但那时候能解决温饱就不错了,根本无力改善住房条件。

“毕业后在罗江上班,一开始住的是一个10多平方米的房子,虽然阴暗潮湿,但那时候觉得还是幸福,至少不漏风不漏雨了嘛。”权文忠说,第一次搬家的幸福心情,现在想起来还是很高兴。

“直到我结婚后,单位上修建了职工宿舍,给我分了一套70多平方米的房子。”权文忠说,周围的亲戚朋友都说他完全是一步登天,从一个四面漏风漏雨的破旧瓦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那是他第二次搬家。

后来随着单位效益渐好,他和妻子也存了些钱,2000年他们又在罗江城区买了一套100多平方米的商品房。“房子更大了,孩子也有了独立的房间和书房。”这是他们第三次搬家。

孩子研究生毕业后,在北京工作定居,去年权文忠又给自己换了一辆车,“搬了几次家,一次比一次好,一次比一次幸福感更强。”

权文忠说自己感到很庆幸,庆幸自己赶上了这个好时代,虽然吃了很多苦,但日子总是越过越好,生活环境也越来越好。“以前我们罗江没有3D电影院,撤县建区后新修了很多商业综合体,随时都可以去电影院看电影了,另外,还开通了德阳往返罗江的‘德罗城际公交’,以往是7、8元钱票价的班车,现在只掏3元钱坐公交就可以到德阳城区,生活非常便利。”每次去北京,他总要和孩子聊罗江的新变化,让孩子们也知道家乡正在越来越好。

从吃不饱到吃穿不愁

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同是罗江本地人的康禄森感受最大的是70年来,罗江人的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明素质不断提高。

上个世纪60年代,刚参加工作的那些年,由于油荤太少,饭量就特别大,每到月底他的日子总是过得捉襟见肘,不仅兜里没钱没票,到县城里也买不到东西,无论买什么都需要票。

康禄森说:“改革开放后,老百姓的生活条件逐步改善,不仅吃得饱,而且吃得很好,选择也更多。最近几年,大家又从吃得好过渡到挑着吃、少吃点,开始讲究健康饮食。”

作为一名党龄40多年的老党员,康禄森最大的感受是如今不愁吃穿后,大家的思想素质和工作效率都在不断提高。“周末我都要出去转转,罗江的文化氛围很浓厚。”康禄森告诉记者,而今罗江有四川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处三国蜀汉遗迹,还有罗江独具地域特色的调元文化,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也丰富了老百姓的业余生活,更丰富了罗江这座城市的内涵。

“如今这种好时代,我多希望自己再活50年。”他笑着说。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改善,国家综合实力增强,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体现在罗江人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

在经济上要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在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方面走出一条独具罗江特色的道路;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新的发展正如火如荼,可以预见的是,罗江人的未来,幸福指数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