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刊平台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72 邮发代号:61-41 总编辑:李晨赵 Email : xnsbshe@126.com
第02版:合作经济
内容详情 2018年10月16日 返回该版首页

巴中市通江县供销社 着力推进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

巴中市通江县供销社

着力推进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

一段时间以来,四川通江县供销社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强化工作举措,在推进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夯实基层基础,筑牢流通根基。按照“三社同建”原则,建立健全基层组织体系。通过党建带社建、村社共建、能人领建等方式,按照“六有”标准,改造提升基层社13个,恢复发展基层供销社36个,累计建成县城为农服务中心、乡(镇)为农综合服务站、农村综合服务社、庄稼医院等网点468个,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88个。同时,依托基层供销社、乡镇供销惠农服务公司、村级综合服务社等社属企业和经营服务网点,建立农产品购销站点36个;推广“供销社+小农户+贫困户”等模式,支持鼓励供销社参股农民专合社和帮扶村,引导农户种植适销对路的农产品。

培育流通主体,增强流通能力。坚持“开门办社、开放合作”的原则,吸收翰林茶业、巴蜀白茶等县内企业加入供销社,壮大供销实力。白花棉业公司引进先进棉花加工技术,新增絮棉加工生产线2条,棉花加工生产能力提高30%以上;贸易、土产等5家社有企业出资50万元与县供应商会成立通江县惠众超市管理有限公司,建京东便利店5个,免费设青峪黑猪、通江银耳、空山马铃薯等优质农特产品专销区。采取“供销+商务+社有企业”模式,以巴蜀三乡电商公司为龙头,联合县内20余家电商企业,组建电商运营服务中心1个,建乡镇农村电商综合服务站12家,开设乡镇农特产品旗舰店20个,改造乡镇信息化网点15个,促进线上线下融合融合。

深度产销合作,拓展流通市场。支持通江优质农产品赴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参加展示展销,通江县首批12家“四川扶贫”集体商标使用试点企业亮相西博会,组织10余种优质农特产品入驻省社“云背篓”展示展销中心;抢抓东西部协作契机,组织银耳公司等企业赴杭州参加长三角农产品产销对接会,全县10余种优质农特产品上架青田县侨乡农品城;借助“四川扶贫”集体商标试点契机,联合扶贫、经信等部门,在华联、摩尔等5家超市开设扶贫产品销售专区,在诺水河楼子、王坪景区、长盛大酒店等处建扶贫产品专营店5个,与机关、学校等食堂签订扶贫产品采购协议,初步实现扶贫产品“进商超、进酒店、进景区、进食堂”,拓宽了农产品流通渠道。

通讯员 贺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