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四川 魅力羌年
2018羌历新年系列文化活动在北川落幕
羌区非遗大展演羌历新年精彩多;脱贫见证新时代,生态强县笑开颜。11月1日至10日,由四川省文化厅主办,绵阳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北川羌族自治县承办的第二届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大美四川魅力羌年”成果展暨2018羌历新年系列文化活动在北川举行。期间各地约30支羌族民间歌舞演出队、3个国家级非遗项目、16个省级项目、37个市级项目和91个县级项目、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3名、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1名、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02名参加了活动。
羌历年,羌语称“日麦节”,是羌族一年中庆丰收、送祝福、祈平安的最为隆重的节日,时间为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此次羌历年,地区覆盖面广,来自阿坝州以及陕西宁强、略阳、凤县,成都市邛崃市等20余个县、市、区将共同参与。
羌历年期间举行了以非遗保护项目及文创产品、图文展示及互动体验为主的非遗文创产品展览展销,包括北川草编、羌族水磨漆艺、羌绣、羌茶、羌酒、老腊肉、平武剪纸、花腰带以及农特产品等。羌历新年还举行了沙朗大赛、羌绣旗袍赛、沙朗篝火晚会、民俗文化专场演出、“风从羌山来”北川专场演出。在十月初一当天,大型民俗文化巡游参与人数众多,群众积极性高。来自阿坝州羌区各县、绵阳市平武县的沙朗队伍,羌绣旗袍队伍,北川沙朗队伍、非遗队伍等参加大型民俗文化巡游,人数多达4000余人。羌历年期间还举行非遗保护研讨、禹羌文化摄影展、羌族文化培训、非遗进校园等一大批有特点有亮点的极具羌族特色的文化活动。其中羌文化培训项目多,羌笛、羌绣、羌语等培训让民族文化传递出去,上到80岁老年下到幼儿均有参与其中,非遗进校园活动更是让非遗文化薪火相传,营造浓厚的非遗文化氛围。
据了解,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目前已拥有丰富的非遗项目。其中,“羌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此次羌历年活动充分展示保护区近年来的保护成果和经验总结。让社会各界人士了解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发展情况,从而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良好氛围。
王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