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刊平台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72 邮发代号:61-41 总编辑:李晨赵 Email : xnsbshe@126.com
第05版:四川新闻
内容详情 2018年11月27日 返回该版首页

服务惠民求突破 妙手仁心保康宁 四川省仁寿县精神卫生保健院创新发展纪实

服务惠民求突破 妙手仁心保康宁

四川省仁寿县精神卫生保健院创新发展纪实

破茧成蝶,方能张开美丽的翅膀飞向天空。成功的医院也是如此,靠人才的聚集效应,靠铸就响当当的品牌,靠特色科室的打造……四川省仁寿县精神卫生保健院历经三十八载的发展,亦如蝴蝶般破茧而出,实现新的飞跃。

秉持着“关注健康、消除偏见”的宗旨和“心理和谐健康、沟通理解关怀”的精神,医院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完善各个科室的基础建设,向全省优秀的精神病专科医院看齐,全面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实现医院发展新突破。

有一种跨越,波澜壮阔,震撼人心;有一种精神,穿越时空,直抵未来。4年前,医院有职工80多人,开放床位仅50张,背负2000多万债务,职工只能发放基本生活费,濒临解体;如今,医院现有职工110人,开放病床410张,开设有重症精神科等4个临床科室,开设常年心理咨询治疗门诊,开展全自动生化、B超、脑电图、经颅多普勒等检查,医院债务还清,职工收入与县级医院差距逐渐缩小,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在担负着全县160多万人口精神疾病的诊疗康复重任的同时,医院还承担11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重型精神疾病的防治工作,通过医防结合,抓服务,强管理,积极争取上级政策经费支持,着力打造发展外部环境,医院走出了一条以精神残疾病人治疗为特色龙头,以托养、康复为辅助的快速发展之路。

强思想教育 提升服务塑品牌

为患者做好服务,是永恒的不老话题,没有终点,只有前行。在点滴服务中折射光芒,在细微中展现人文关怀。

医院大力抓好思想政治教育,明确细化责任清单,认真学习贯彻《精神卫生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执业医师法》《护士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临床诊疗指南》《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业务理论知识,积极学习医保和新农合的相关政策规定,组织学习医务人员道德法规,增强职工的政治思想意识和业务理论水平。

同时,进一步提高内部经济管理水平,规范内部控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狠抓行业作风建设,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狠抓了服务意识提升。开展了“一线牵”服务,通过医院这根“线”有效搭起患者、医院、家属之间的沟通桥梁。

为了提供医疗服务整体能力,医院大力开展内部管理,强化院科两级管理,实行医疗质量保证金制度,深化医疗质量,落实院长大查房制度,加强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和首诊负责制,完善会诊和转诊转院制度,认真落实处方点评制度,切实完善医疗质量管理控制体系。重拳治理乱检查、乱用药、乱收费“三乱”现象,出台了医院药事管理意见,引入纪检和职工监督机制,切实规范了药品采购、销售程序,加大了大处方等惩处力度。建立健全住院精神病人的随访工作制度,出院病人随访率达85%。

如今,走进仁寿精神卫生保健院,宽敞明亮的门诊大厅,自助取号,微信支付,每一个细节都体现出医院以患者为中心的博大情怀,让前来就诊的患者倍感安心,在这里也总能感受到一种“尊重病人、关爱病人、方便病人、服务病人”的人文关怀,体会到如家般的温暖。

抓公共卫生 为精神健康护航

按照“应治尽治、应管尽管、应收尽收”原则,通过大力抓好公共卫生,推进精神病人规范化管理。

强化整体联动,建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有效体系。仁寿县委、县政府自2014年起先后出台了《流浪精神病人救治救助管理办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工作意见》《特殊人群救治救助管理意见》,县综治办、特改办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肇事肇祸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等文件,特别是县政府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入出院接送和居家管理纳入乡镇主体责任,县委将各乡镇工作完成情况纳入了县委年终综合目标考评,实行“一票否决”制,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体系已逐渐形成。

2015年以来,仁寿县委、县政府、县政法委主要领导以及县分管卫生工作县领导先后亲临医院调研,由县财政拨专款用于债务化解,对流浪精神病人、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等实行财政救助兜底解决救治救助费用。2016年全市医保对精神病人实施按床日付费改革,日均费用控制在80元、90元、110元以内,精神病人日均住院费用相比其他疾病明显降低;县民政部门拿出贫困救助专项资金,对低保、五保、“三无”精神病人实施了一站式服务救助,低保病人除医保报销外费用救助比例达到70%,五保病人达到100%;县财政成立脱贫专项基金,对建档立卡贫困精神病人实施医疗费用“零首付、10%支付”改革。

医院也成立了精防办,负责全县精神障碍服务指导,在64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成立公共卫生科,各村卫生室落实1名兼职村医生承担本村居家严重精神障碍服务工作,各乡镇成立“六个一”(乡镇驻村干部、民警、医生、监护人、网管员、村社干部各一个)服务管理小组具体实施病人筛查、随访等工作。在增添相应医护力量前提下,医院还增加床位加以充分利用,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有力缓解了精神病人看病难、住院难、看病贵问题,为病人得到全面收治打下了坚实基础。

整装再出发 一片初心为民生

在仁寿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县卫计局的有力领导下,医院围绕“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极力打造好病人就医环境,优化医院布局和病人就医流程,切实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加强霍乱、手足口病、鼠疫、结核病、艾滋病知识和精神健康宣传教育,更好地为全县人民精神健康服好务,以惠民助民实现公共卫生全覆盖。

在全院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医院管理更加规范,职工主动性积极性明显提高,各项经济指标均有较大增幅,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也荣获了“文明单位结对共建乡村学校少年宫先进单位”“绿色医院”“四川省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等诸多殊荣。

优美的就医环境,视野开阔的领导,团结向上的集体,医术精湛的医生,充满人性化的服务,医院也以实际行动证明着始终以保障人民的身心健康为己任,大力打造优质、诚信、专业、安全的服务品牌。

“情系民生,才能赢得民心,我们要永远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院长廖红兵说出了全体职工的心里话。

昨天的成功已经定格在过去,明天的事业将会更加精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仁寿县精神卫生保健院将不断超越自我,进一步完善学科体系建设,在打造省内一流的县级精神专科医院的道路上孜孜前行。

石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