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
贵州岑巩
金银草为农户带来“真金白银”
“引进金银草,叶杆都是宝;种植四五亩,脱贫有望了。”走进贵州省岑巩县大有镇统口村,随处都听到这样的顺口溜,这正是岑巩县大力发展金银草实现增收取得实效的一个缩影。
“如果没有金银草,我就难以实现脱贫,种植金银草真是一个好产业。”说起种植金银草的好,统口村指挥山组胡泽沛真是赞不绝口,2016年,他种草35亩,实现创收15万元,同时出栏羊30只、牛12头,又增收16万元,这一辈子终于打了一个由贫到富的“翻身仗”。
金银草学名“华农菌草”,是皇竹草和象草的杂交品种,它由贵州华农集团花费了20多年的时间成功研制,并取得发明专利。2016年,经岑巩县招商成功引进贵州华农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贵州省岑巩县嘉农山地草畜菌业发展有限公司”,全面负责华农菌草、黑鸡枞食用菌、富硒肉牛饲养、生物蚯蚓繁殖等六大专利产业在岑巩县的生产和推广。目前,在大有镇统口村建成360亩新型、高效、多功能华农菌草系列(菌草-华农3号、5号)优质牧草种苗基地。2018年发动农户规模种植华农菌草2140亩,建成日产60吨青贮饲料的生产基地,建成2000头优质肉牛示范养殖场。
金银草的根须发达,通过桔杆扦插容易成活,一棵可以发展出上百株草,每亩地的产草量至少30吨,每头牛每年的食量为8吨至10吨,足够3头成年耕牛饱食一年,草叶可以喂牛和加工成饲料,还可生产成干草外销牧区,可大大缓解养殖业对草原生态造成的破坏,草杆可以代替木料加工成木板,用于装修、打制木质家具。金银草杆还可用来发菌子,用草做菌棒发的黑鸡枞菌生长速度很快,6小时就可收获一茬,每天可以采4次,而且菌子的口感很好。
“种植金银草不是一年一种,而是种一次管20年,一亩的投入2000多元,但会获得近20年的收益,真是太划算了!”统口村老屋组胡世海说。
“如果用好的草杆来制种,每亩可创收5000元以上,仅是卖草每亩可创收3500余元。”统口村委会主任胡毅介绍说。2018年,全村种植金银草2140亩,预计创产值800余万元,覆盖统口村287户,其中120多户贫困户全部脱贫,户均增收4800元左右。
近年来,岑巩嘉农公司通过推行“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带动项目区广大农户科学地发展能繁母牛养殖,为公司建设的优质肉牛育肥场提供牛仔,目前,公司肉牛养殖场养殖肉牛近600头,带动10余养殖农户发展优质肉牛养殖200头,公司将科学管理的经验和科学饲养技术传授到养殖农户中去,并按照统一养殖品种、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技术操作规程、统一提供技术服务、统一产品回收加工销售,为广大种养殖农户提供产、加、销一条龙服务。明后年成年牛出栏后,预计可创产值600万元以上。同时,每年还为周边群众提供就业岗位9000人次,每人每天劳务收入80元左右。
今年来,在岑巩县农业部门的引导和推广下,在全县大力发展金银草种植,已在天马、凯本、天星等乡镇种植5000余亩,预计创产值1800万元以上,带动近600贫困户实现增收,金银草为群众带来“真金白银”。
通讯员 张能秋 文/图
贫困户为何年收入15万元
全年养鸡1700羽,预计有10万元收入;养鸽子2000对,获收入5万元……
“一直在忙,没怎么合计,居然有15万元哦!”12月1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田东县作登瑶族乡定略屯的黄梅盘算起一年的收入,说自己高兴得有点懵了。过了一会,她继续补充:“我们家还为村集体增加了13万元收入咧。”
黄梅一家4口人,丈夫身体不好,两个小孩,女儿在外读书,儿子打工。一直以来,与其他屯里的贫困户一样,日子过得紧巴巴。
谈及现在的变化,黄梅很感激:“这个是第五支部来之后的变化。现在,除了脱贫,我最大的目标就是入党,像帮我们的党员一样,带头帮助更多人。”
定略屯位于喀斯特大山中,没有一分水田、一条溪流。2016年起,自治区党委办公厅第五党支部对口帮扶定略屯。在推进当地的脱贫工作中,第五党支部制定了每周一议、定员联络、全员参与、沉底驻点的工作方案,充分发挥全体同志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投入到帮扶工作上。
为解决养殖户“养得起,卖得出,有效益”的问题,厅领导亲自出马想办法。让贫困群众实地参观考察后,厅领导协调与广西养鸽龙头企业——南宁利腾鸽业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实行统一管理、统一防疫、统一供料、统一销售模式。截至今年12月,定略屯鸽子养殖规模达到1.7万羽,预计今年肉鸽养殖可为屯集体经济贡献11万元。
联络员是支部跟屯里连接的纽带,目前第五支部已经派出3人次。联络员每周至少进屯一次,负责督促落实帮扶相关工作。廖灵是支部首位联络员,他大部分时间都吃住在定略屯,常和群众坐板凳交心。“金凤凰”养鸽合作社就是通过廖灵沟通协调,支部和屯里同意建立的集体经济组织。预计今年底,屯集体经济收入将增加到71万元。
两年多来,在第五支部群策群力配合帮扶下,定略屯发展形成了“两养(土鸡、肉鸽)三种(西贡蕉、两面针、蜜柚)”产业,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2017年定略屯人均收入比2016年增长23%,达到6050元,贫困发生率由41%降为24.6%。
同时,第五支部利用村集体资金,在定略屯开展老弱病残帮扶行动:对70岁以上的老人,按50元/人的标准给予生活补助;每年安排不超过2万元的资金开展美化、绿化、亮化等公益项目建设;为屯内非义务教育的学生补助600元/人/学年,对当年考上大学的学生一次性奖励2000元。同时开展以守法星、和睦星、勤劳星、公益星、环保星为主要内容的“星级文明户”创建评比活动。
胡柳是支部的宣传委员,承担了政策宣传、发动群众、精神文明创建等工作。近日,她到定略屯评选星级文明户,还发动群众种植板蓝根,群众反响热烈。
如今的定略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群众增收渠道不断拓宽,精神文明建设与产业扶贫初见成效,乡村振兴的蓝图正逐步变成现实。
孙滨是支部派出的第3个联络员,他表示:“我们就是要不间断地把项目做扎实,培养更多如黄梅一样的村民,让定略屯真正富起来。”
徐顺东 游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