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刊平台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72 邮发代号:61-41 总编辑:李晨赵 Email : xnsbshe@126.com
第08版:副刊
内容详情 2019年09月13日 返回该版首页

将月光融化 让思乡萦怀

将月光融化 让思乡萦怀

□本报记者 马君悦

“月亮上真的有只兔子吗?”“嫦娥姐姐真的在月亮上吗?”“吴刚的那棵桂花树真的砍不完吗?”记忆里我已经很久没有再问过这样的话了。儿时的幼稚问题现在我看来天真稚气有点可笑,只是偶尔回忆起时作为和朋友嬉笑的谈资。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作为一个独在异乡的外地人,对中秋团圆的回忆大多停留在高中以前。之后外地求学就业,能在中秋和家人团圆的时候少之又少,毕竟相隔千里,以前是交通不便,后面是工作太忙假期太少。

周边的朋友中秋节假期无外乎是两种安排,本地的朋友陪家人团聚,外地的朋友吃饭旅行,我大多属于后者。虽然喧闹的人声和欢笑的气氛可以淹没掉独在异乡的孤独,但是却掩盖不了儿时的回忆。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小时候对中秋的印象伴随着“老四样”:月饼、螃蟹、瓜果和桂花糖藕。月饼多是父母单位分的豆沙或五仁馅;瓜果多是祖母院里采摘的石榴和葡萄;桂花糖藕是用新鲜采摘的桂花酿制;这三样都比不上螃蟹让我印象深刻。北方多食海蟹,每次都是祖母早早蒸好冻在冰箱,吃的时候再蒸热,那个时候还没有什么冷链物流,想吃得鲜活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样的烹饪方法仍能保持它的原汁原味。凑齐了这“老四样”再配上一桌丰盛的晚餐,大家欢聚一堂,把酒赏月,其乐融融。饭后,皓月当空,丹桂飘香,月夜的清辉倾洒大地,泡一壶茉莉茶,伴着月饼的清甜,弥漫着瓜果的清香,微凉的秋风里夹杂着欢笑,这向来都是中秋夜的余兴。

这样的中秋回忆停留在我大学之前,之后的中秋能和家人团圆的机会就少之又少了。直到去年和父母的一趟中秋边疆之行让我感受到了更加特别的中秋。我们踏足神秘敦煌,在静谧的月夜下欣赏鸣沙山月牙泉的美,为七彩丹霞、大美新疆的风光所震慑。我们探寻喀纳斯湖水怪的奥秘,沿途阿勒泰的雪山草地、秋季的胡杨林、天山湖泊的唯美和大漠边疆的壮美辽阔让我真切感受到了“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九万里,吹度玉门关”的意境。这趟中秋之行让我对中秋有了新的感悟,身心受到洗礼,生命回归本真,灵魂栖息云水之间,心灵休憩一方净土。美丽的风景加上父母的陪伴让去年的中秋团圆美好。

中秋如歌,轻吟浅唱,是无声岁月里落下的温柔甜美的一曲,是时光书简上清浅悠扬的低吟,是无意中勾勒出的心底久违的纯净。中秋,闲情信步,如约而至。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今年的中秋可能又是一个无法团圆的中秋,明月寄相思,千里送真情,远在他乡的父母肯定会与我共赏一轮明月。

无论对中秋如何表达,萦绕在心头的都是相思。中秋月圆,长空一色,秋思如诗,雁群远行,思乡无尽,将月光融化,让思乡萦怀。

月寄相思

陶菊一秋色 香随清风留

夜桂何时久 月隐入云羞

雁行千万里 归巢期可求

愀然悲天雨 相思最是愁